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藝術品拍賣告別野蠻生長

  • 發佈時間:2016-02-05 05:48:5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們在股票和房地産市場遭到冷遇和挫折,探尋著能否在藝術品拍賣的市場中找到新的投資點。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中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雖然量額雙減,但在一些門類中仍然出現了成交額上億元的藏品,這也勾起了一些人的好奇心和投資慾望

  儘管目前藝術品拍賣市場整體仍然欲振乏力,但剛剛結束的中國嘉德2015秋季拍賣會卻春意盎然,中國書畫、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陶瓷、工藝品、古籍善本、郵品錢幣六大門類38個專場總成交額達18.31億元,成交率70.62%,給市場寒冬帶來了一股暖流。從首日二十世紀與當代藝術的夜場首秀成功,到次日中國書畫“大觀之夜”斬獲9.2億元成交額,《經濟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連續5天的拍賣日程中,各門類亮點不斷、高價頻出。

  從2015年藝術品秋拍的整體戰績來看,業內實力排名靠前的4家拍賣行嘉德、翰海、保利和匡時分別以18.31億元、7.16億元、29.5億元和10億元的成交額收槌,雖然總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都出現一定程度的縮水,但一些門類的藏品人氣依然較旺,上億元的藏品並不鮮見。

  “未來5年將是藝術品拍賣業結構性調整的關鍵時期。”中國嘉德董事總裁兼CEO胡妍妍認為,如果説藝術品拍賣市場此前處於野蠻生長的時代,那麼未來精耕細作的慢生活即將開始。

  市場冷熱不均

  嘉德、保利和匡時的中國書畫夜場是每一季大拍藏家們必看的重頭戲,每家夜場的成交額幾乎佔據當季拍賣總成交額的半壁江山。記者採訪中發現,在這次秋拍中,書畫市場出現了近現代名作受捧,當代書畫遇冷的局面。

  本季秋拍中,率先舉槌的嘉德“大觀之夜”吸引了眾多藏家的參與,其中李可染1964年創作的《萬山紅遍》(75.5×45.5 cm)畫作以1.84億元成交,潘天壽1964年創作的《勁松》(207×151cm)畫作由龍美術館以9315萬元拍得,傅抱石1945年創作的《鄭莊公見母》(105×60cm)以7993萬元成交……

  高價頻頻出現,讓近現代名作在收藏界中的價值凸顯。而讓業內人士最為感慨的是,與前幾年市場相比較,當代書畫在多家拍賣行中竟不見了蹤影。在此次秋拍中,嘉德雖然為當代書畫設立了專場,但拍品數量僅有88件,與往年相比數量上明顯減少,成交率也不盡如人意。

  相比書畫市場的冷熱不均,現當代藝術品行情可謂火熱。由於拿到了重量級拍品,且首次推出夜場,此次秋拍中,嘉德現當代藝術部分備受藏家關注。在較為準確的佈局下,中國嘉德首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夜場可謂人氣爆棚,總成交額達到1.57億元。其中,“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之夜”專場成交率96%,成交額1.276億元;“85新潮三十年紀念專場”的13件作品100%成交,總成交額2989萬元。石衝、余本、丁方3位皆創下本人作品的拍賣價格紀錄。

  一直以來,中國當代藝術在拍賣市場上總是處於邊緣地位,此次嘉德在相關專場取得不錯的拍賣成績,被歸結為收藏市場的新轉向和對於藏家的準確定位。“雖然此次一些作品的要價很高,但數一數二的標的沒有出現流拍。”嘉德市場部工作人員表示,“不是中國當代藝術賣不掉,而在於如何深度挖掘,推出什麼樣的作品。而拍得好不好,主要看徵集工作是否到位,另外,還要看拍品的品質,一般面貌的、價格虛高的就不好出手了”。

  此次嘉德秋拍中,善拓碑帖成交率也較高。雖然碑帖作品不及書畫作品容易拍出天價,但碑帖的趣味性和學術性贏得了一些忠實的藏家。此次中國嘉德2015秋拍“大觀之夜”設有“常州王有林舊藏碑帖”專題,該專題所集12件善拓均為常州王氏一門所藏,流傳有序,非常罕見,最終成交率超90%。其中“唐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為南宋時期拓本,多歷代名家跋語,以862.5萬元成交。此外,在“古籍善本”專場中,“壺中室”金石碑帖收藏系列,受到各界藏家的認可,《周散氏盤銘文》拓本以184萬元成交。

  胡妍妍認為,“不論是中國書畫還是現當代藝術,甚至其他比較冷門拍賣門類,市場對高端精品的認可度還是很高,以嘉德的拍賣成交價為例,2015年突破千萬級的拍品達到45件,突破億元的拍品有3件,還有一件是9000多萬元,這説明市場雖然沒有那麼好,也沒有想像的那麼糟”。

  需求悄然生變

  中國藝術品市場近年來處在低迷狀態。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主要是由內外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從外部環境來説,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拍賣市場發展的大環境也受到影響;從行業內部來看,造假現象屢見不鮮、評估定價體系缺失等諸多原因,都影響了市場的整體活躍度。為了度過市場寒冬,各拍賣公司根據市場變化,積極調整業務方向,記者仔細觀察後發現,此次秋拍也出現了不少新變化。

  網路拍賣逐漸被認可。為了向廣大藏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讓更多未能親臨拍場的人也能便捷地參加拍賣會,中國嘉德在2015秋拍“嘉釀醇香——世界頂級名莊葡萄酒”和“郵品”兩個專場推出網路實時競投,吸引了不少藏家通過網路參與。往年成交率不高的網路競拍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期,逐漸被更多的收藏者接受,最終,“嘉釀醇香——世界頂級名莊葡萄酒”專場成交率高達85%,總成交額達1078萬元,參與的藏家包括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尤其是一些北京藏家,雖然拍場就在家門口,但是依然選擇了網上競投,凸顯了網路競投對藏家的吸引力。另外,首次開通網路實時競投的“郵品”專場集納了不少精品,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藏家通過登錄嘉德網路平臺,實時參與競投。

  藝術消費趣味正悄然發生變化,一些趣味性較強、個性化的藝術品在拍賣市場上比較受歡迎。例如,關於張大千寫給女朋友的書信,不少人都覺得很有意思,所以競拍者眾。在業內專家看來,這是一種消費心理,關於感興趣的,人們往往不會考量升值空間的問題。這也體現出藝術消費個性化趨勢。

  而藝術消費趣味發生變化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藏家年齡階段的變化。有統計顯示,5年前參與拍賣的人群的年齡層次主要集中在40至60歲之間,而現在30至40歲的年輕人也加入進來,甚至還有一些是“90後”年輕人。

  在業內看來,“藏二代”們的實力也不容小覷,但收藏趣味卻和父輩們不盡相同。一家拍賣公司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市場需求發生變化了,拍賣公司應根據新的變化拓展業務。具體來看,“藏二代”的審美趣味既會延續父輩的愛好,也會不同於上一代。所有的收藏線路都會有所轉變,所以拍賣行業應該是大而全的,滿足多元化的收藏趨勢。

  發力精準行銷

  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近日發佈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總額為506億元,比2014年縮水約20%,同時拍品上拍量也有明顯縮減。而另一方面,市場在艱難困境中又逐漸衍生出諸多新趨勢、新狀況,藝術品收藏投資的文化價值取向日趨顯現;頂級藏家開始轉向藝術品全球化資産配置;收藏投資群體正在更新換代,年輕化趨勢日漸明顯;藝術品消費市場逆勢上漲;“網際網路+藝術+金融”的跨界融合的新業態模式應用逐漸廣泛等。

  展望未來,藝術品市場發展的空間和潛力仍然巨大。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歐樹英錶示,目前拍賣行業內部新一輪的優勝劣汰正在上演,追品質、求差異、提服務的競爭趨勢將在未來幾年愈加明顯。“伴隨著激烈的競爭,拍賣模式也將推陳出新,一些國際的拍賣理念將逐步被大家接受;藝術消費市場具有廣闊空間;網路、微信拍賣等適應資訊化潮流趨勢明顯,未來資訊化下所形成的大數據平臺,將提升行銷精準度和管理的有效性,助推拍賣升級。”

  蘇富比(北京)拍賣有限公司亞洲資深顧問溫桂華認為,2016年藝術品市場可能會出現分化,高凈值的小眾收藏與大眾審美消費,以及投資保值等需求都將給更多拍賣公司和畫廊一個重新定位的機會。“如果能夠定位準確,未來將平穩發展,反之2016年將充滿風險。同時,‘網際網路+’在2016年會有更多的拓展空間,傳統的拍賣與‘網際網路+’結合將衝破之前的購藏體驗,使市場效率更高、更加精彩。”

  歐樹英錶示,由於我國藝術教育比較缺失,懂得藝術鑒賞的人相對較少,這也影響了藝術品拍賣行業的未來發展。隨著百姓財富的積累,越來越多的人會參與到藝術品收藏和拍賣中。去年在故宮舉辦的關於石渠寶笈的展覽,令很多文物藝術品愛好者非常驚喜,“沒有料到有那麼多的人排隊去觀看展覽,這也讓我們看到了整個行業發展的前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