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過年了,別讓這些流言再給朋友圈“添堵”

  • 發佈時間:2016-02-04 01:31:3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節將近,朋友圈裏滿滿的都是年味兒,然而也有一些“技術貼”貌似在給大家提醒,其實卻是在給節日“添堵”。

  日前“每月科學流言榜”發佈,“急救貼心提示”“禽流感又來了”“霧霾天不能戴隱形”“蜂蜜蜂王漿有激素”……這些看似很有科學依據的流言悉數上榜,有的是老段子有的是新面孔,在朋友圈轉發之前,請先看看專家怎麼説。

   “急救貼心提示”能救命?

  流言:強冷空氣頻至,醫生再次忠告50歲以上的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記住,在睡眠時如果心臟病突發,劇烈胸疼足以把人從沉睡中痛醒,立刻口含十粒復方丹參滴丸,或者硝酸甘油2片,或者阿司匹林3片(300mg)嚼服!接著立刻聯絡急救中心,然後坐在椅子或沙發上靜候援助,千萬別躺下!

  真相:隨著寒潮來襲,這條“急救貼心提示”又在朋友圈火了起來。但是,這條看起來好心的建議實屬於不懂裝懂的産物。始作俑者也許是陪家人經歷了一次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過程,也可能是在網上看了些不可靠的文章就開始信口雌黃,總之,轉發這樣的消息不能救人,反而還會造成嚴重誤導。

  這條謠言中講到的“急救方法”,本身也有很多問題。謠言中説,碰到劇烈胸痛需要立刻口含復方丹參滴丸,或者硝酸甘油2片,或者阿司匹林3片(300mg)嚼服。如果胸痛的確是由冠心病引起的,那麼口服復方丹參滴丸這類中成藥基本上是沒有用的。硝酸甘油雖然對冠心病有效,但如果當時發作的是嚴重的心肌梗死,會發生低血壓甚至心源性休克,這時候再口服硝酸甘油會進一步加劇低血壓狀態,反而會雪上加霜。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保持冷靜,然後迅速撥打急救電話。

  罌粟殼能提味增香?

  流言:前不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組織開展“打擊食品違法添加”執法行動中,發現全國35家餐飲單位被查出在食品製作過程中使用罌粟殼,存在涉嫌違法添加行為。商家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流傳很久的一則傳言:“在食品中加入罌粟殼能增加食品的鮮味,甚至讓人上癮,增加回頭客。”

  真相: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和營養工程院副教授朱毅指出,“罌粟殼能提味增香”是商家的過度迷信。實際上,罌粟殼中殘留的阿片類生物鹼含量都不到0.5%—1%的數量級,很難達到藥用嗎啡、可卡因等國家的限量標準。

  江蘇泰興衛生防疫站的研究人員曾經抽樣分析了添加了罌粟殼的火鍋底料,結果顯示嗎啡含量為0.15—8.5毫克/升。即使把整盆火鍋底料全部喝掉,也不可能超過30毫克。而國際上公認的嗎啡成癮量是每天60毫克。所以,使用罌粟殼提味增香、讓食客上癮,肯定是徒勞無功的,而且還違法。

  禽流感又來了?

  流言:近日,“新面孔”H5N6禽流感感染病例在廣東等地出現,“舊面孔”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又在上海出現。網上一片擔憂之聲:人感染禽流感要大肆來臨了嗎?

  真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H7N9禽流感由攜帶病毒的禽類感染人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而且人傳染人的能力非常弱,不可能大規模暴發。同時,針對H5N6,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熊煌表示,H5N6禽流感病毒是流感病毒的一種亞型,目前病例均為散發,尚未發現有效的人傳人證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已召開了兩次會議,對H7N9、H5N6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霧霾天戴隱形眼鏡更傷眼?

  流言:霧霾天不要戴隱形眼鏡。因為霧霾天氣氣壓低,會加重由於佩戴隱形眼鏡造成的角膜缺氧狀態,容易造成角膜損傷。而且霧霾中的微小污染物會刺激眼睛,污染鏡片,可能引起眼部過敏等,可能對角膜和結膜造成損傷。

  真相: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對於霧霾天是否佩戴隱形眼鏡更傷眼一説,尚沒有客觀的研究。霧霾天戴不戴隱形眼鏡的試驗關鍵在於,戴與不戴是否有明顯差異。因此,無論試驗還是自身都應將非霧霾天戴隱形眼鏡和霧霾天戴隱形眼鏡的差異進行對照。至於角膜缺氧的後果則是長期配戴造成的,霧霾天一般不會造成影響。

  加濕器一開霧霾值爆表?

  流言:加濕器加自來水,噴出的霧氣中PM2.5數值相當於重度污染。

  真相:有媒體記者使用手持式PM2.5檢測儀測試發現,無論是使用加濕器還是在濕潤環境的衛生間,PM2.5指數全都“爆表”。而原因則在於手持式PM2.5檢測儀並不準確。它一般採用的是光散射的辦法,簡單講,就是它會數出空氣中顆粒物的數量,然後換算成單位體積空氣裏的顆粒物濃度。問題就出在,它分辨不出水蒸氣和有害顆粒,會不分青紅皂白把同樣大小的小水滴也當成有害細顆粒物算進去。據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介紹,手持式PM2.5檢測儀是由粒子數轉換為品質濃度,不太準,它所測出來的值不被國家認可。

  蜂蜜、蜂王漿“有激素”?

  流言:蜂蜜、蜂王漿裏有激素,不應該給孩子吃,它們會導致性早熟。

  真相:蜂蜜、蜂王漿中確實存在微量的性激素,但它的含量實在太低,根本不足以對人體生理造成影響,和性早熟沒有什麼關係。

  1984年,美國科學家首先在蜂王漿中發現了性激素睪酮(testosterone)。1988年,中國科學家對蜂王漿中的性激素含量測定發現,每100克蜂王漿中含有雌二醇416.7納克,孕酮116.7納克,睪酮108.2納克。這個量是什麼水準呢?它比很多動物性食物中正常存在(而且安全)的激素含量還要低得多。

  北京市衛生防疫站曾對市場上銷售的一般動物性食品進行了性激素含量檢測,按這個結果算下來,牛、羊肉中的雌二醇含量是蜂王漿的10—400倍,羊肉中孕酮含量是蜂王漿的500多倍,牛奶的睪酮含量也是蜂王漿睪酮含量的20—150倍。肉蛋奶中的這些微量激素殘留尚且被認為是安全的,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認為蜂王漿中含量更少的激素會危害健康呢?

  熱飲杯蓋有毒?

  流言:最近在網上流傳著熱飲杯蓋有毒的傳言,説“遇熱放毒”,或者“塑膠製品本身含毒”讓很多人對外賣紙杯裝的熱飲增加擔憂。

  真相:熱飲杯蓋主要都是由6號材質塑膠製成的,6這個數字是塑膠種類標準代碼。我國一共有7種標準代碼,分別用1到7來代表塑膠製品所使用的樹脂種類。其中熱飲杯蓋上的數字標誌“6”代表的材質是聚苯乙烯。

  其實,關於“杯蓋遇熱放毒”的傳言,依據是聚苯乙烯製作的杯蓋受熱後會釋放出苯乙烯單體。而苯乙烯單體在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給予的評價中是2B類致癌物,所謂的2B類是指可能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其實6號材質的杯蓋耐熱溫度是90℃,而我們冬天熱飲的水溫通常能夠手持,且基本不會超過口腔所能承受的範圍,也就是説這個溫度只有60℃左右,是很難達到聚苯乙烯的穩定性耐熱上限的,所以消費者其實不必那麼擔心。至於“6號塑膠製品本身含毒”的傳言,專家表示,在産品合格的條件下,6號塑膠製品本身都是無毒的。

  “孕婦路由器”沒輻射?

  流言:近期,一款帶有“孕婦模式”的路由器上市,根據廠家宣傳,“孕婦模式”的輻射小,可以保護準媽媽。

  真相:在二孩政策放開的當下,一切關於懷孕的話題都會引起人們關注。事實上,無線路由器、電腦、電視的輻射值均低於國家標準的1/100,不會對孕婦造成傷害。包括WiFi信號在內,日常生活中的低強度電磁輻射並不會影響人體健康,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日常非電離輻射會導致孕婦流産率、胎兒畸形率提高。

  生物酶洗不凈?

  流言:有網文宣稱,以“比亞酶”為代表的生物降解酶去除蔬菜瓜果表面殘留農藥的效果不如化學合成洗滌劑。

  真相: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國家高技術863計劃首席科學家伍寧豐研究員指出,以比亞酶為代表的生物降解酶與農藥發生的是催化反應,可以將劇毒的農藥大分子分解成為無毒的、可溶于水的小分子,農藥去除得比較徹底,並且對水沒有污染。而化學合成洗滌劑的工作原理則是通過其中的表面活性劑與農藥之間的疏水親水作用,將農藥殘留從果蔬表面剝離的物理過程。生物酶是降解農藥殘留比較徹底和環保的方式。

  (稿件來源:蝌蚪五線譜,綜合多家媒體報道內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