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等靠要”到“比著幹”
- 發佈時間:2016-01-30 10:30:30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葉陽歡本報記者張國鳳
在中國西部的腹地,在寧夏南部地區黃土高原上六盤山附近,有一塊十分特殊而又神秘的地方,這就是曾經有著“苦甲天下”之稱的西海固,包括原州區、海原、西吉、隆德、涇源、彭陽、吳忠市同心縣、鹽池縣等國家扶貧重點縣(區)。作為我國6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之一,曾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區域。
“從‘三西’扶貧到‘八七’攻堅,從‘雙百’計劃到移民吊莊,從黃河善谷到生態移民,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從‘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開發’,從‘等靠要’到‘比著幹’,寧夏扶貧開發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李銳感慨道。
相關數據顯示,從1982年到2014年,寧夏累計減少貧困人口近280萬人次,西海固9縣區的GDP從1.88億元增長到352億元,增長了187倍;農民每人平均年純收入由126元提高到5887元,增長47倍。
生態移民“挪窮窩”
“過去我們村大多數人都住土坯房,一個簡易的土灶和一張架子床就是一個家,喝的是窖水。即使風調雨順年,每畝也僅能收穫幾十斤糧食,如果遭遇旱災,則顆粒無收。”想起過去的窮日子,剛搬進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楊郎“塞上新居”移民新村的75歲的馬平大爺很感慨,“現在,我們的福氣好嘍,搬到這個安置點後,住房變寬了,交通順暢了,水電也通了,繳了社保,參加了新農合,惠民政策越來越多。”
“實現全面小康,不能讓一個人掉隊。”為了讓貧困人口擺脫困境邁向富裕,特別是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寧夏不等不靠、敢於突破,創新扶貧開發和區域發展方式,採取跨縣移民、縣內移民、勞務移民相結合的方式,把生活在自然條件嚴酷、自然資源貧乏、生態環境惡化地區的貧困人口,實行整村移民搬遷,異地安置,把生態移民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有機結合起來,把扶貧開發與區域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由單純的扶貧移民向扶貧與生態修復並重的轉變,走出了一條符合寧夏實際的扶貧開發之路。
通過幾十年的扶貧工作,寧夏的貧困面有了明顯縮小,剩下底子最薄、條件最差、難度最大的“硬骨頭”,而整體扶貧方式也從“大水漫灌”逐漸轉向“精確滴灌”。一系列扶貧政策效果斐然,2014年,寧夏中南部地區農民每人平均年純收入增長14%,達到5981元,連續4年“跑贏”全區GDP增速水準,貧困發生率由原來的25%降至17.45%。
就地扶貧“促造血”
“去年借助金融扶貧的優惠政策,我向信用社申請了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購買了100隻羊育肥,僅此一項年收入10萬元。”西吉縣火石寨鄉小川村的馬風忠高興地説。
“過去西吉縣把每戶2000元的扶貧款直接發到農民手裏,雖然扶貧資金覆蓋面不小,很多貧困戶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的依賴意識和懶惰思想。結果,年年扶貧年年貧,有的甚至越扶越貧,收效甚微。”西吉縣縣委書記馬志宏告訴記者,2015年以來,西吉縣不斷加大專項扶貧和行業扶貧力度,拓寬社會扶貧渠道,完善金融扶貧機制,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金融扶貧、群眾自籌“五位一體”的資金整合機制。全年計劃整合各類資金10.65億元,全力打造扶貧新格局,力爭年內完成44個貧困村定期脫貧和2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
西吉縣總結探索出的“企業+合作社+農戶”帶動、託管代養、全贈半返、旅遊扶貧開發、特色優勢産業推進、金融扶貧、項目捆綁、對口幫扶協助八種精準扶貧模式,增強了貧困村的自我發展後勁,強化了貧困戶的自我“造血”功能,逐步實現“輸血型”扶貧向“造血型”扶貧的轉變。
金融扶貧“聚合力”
“過去窮得叮噹響,當時貸3000元都沒人願意給擔保,現在搭上了村裏‘支部+貧困戶’、黨員‘一幫一’政策擔保貸款的順風車,現在我家裏有近百隻羊,年收入6萬多元,發展的信心更足了,現在我給別人擔保30萬元。”鹽池縣曾記畔村的牛有虎自豪地説。
像牛有虎一樣,曾記畔村的很多人都體會到金融扶貧的益處。“2010年村裏每人平均純收入2400元,現在提高到4800元。”曾記畔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介紹。
近年來,鹽池縣建立了“小額信貸”社區互助模式、龍頭企業帶動産業合作模式、“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産業發展模式等,實現了企業發展與貧困戶增收致富雙贏。目前,鹽池縣互助社已發展到了91個,資金總量達到9100萬元,累計發放貸款2.16億元,受益農戶達到1.03萬戶,其中受益貧困戶超過了50%。
“現在,鹽池創新出互助資金、千村信貸、資金捆綁、評級授信、企業參與、小額信貸、融資擔保等7種金融扶貧新模式,量身定制金融扶貧産品,滿足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産業的資金需求,初步形成了‘政、銀、企、社、民’五位一體的扶貧新格局。”鹽池縣縣長戴培吉介紹。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