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揭開帕金森患病原理的神秘面紗

  • 發佈時間:2016-01-30 03:07:3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言: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常見於老年人。在全球400萬患者中,我國患者佔據一半。它不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還令患者在精神上飽受折磨。除了昂貴的進口藥費之外,患者手腳異動、生活無法自理,一人患病牽連全家。

  生活中,不難見到有些人不自覺地搖頭晃腦,手腳顫抖,在家人扶助下邁著小碎步,隨時可能跌到……這些表現都是帕金森的症狀。“當發現一個人患有帕金森時,保守估計,他區域的神經元損失量會達到50%以上。我們一是希望通過研究找到預警機制,早發現、早治療;二是希望可以找到一種保護的藥物。”第四軍醫大學神經外科副主任楊倩教授説。

  從臨床醫生到從事科研,楊倩見過太多被帕金森病折磨的患者,立志在攻克這一頑癥的科研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

  帕金森氏症是怎麼發生的?為何只在部分老人身上發作?楊倩向《經濟日報》記者介紹,“現在,我們認為帕金森病是多因素導致的”。帕金森病分兩種,一種是家族性的,病因很明確,就是基因突變;另一種是散發性的,佔患者的90%至95%,病因至今仍不清楚,衰老可能是主要因素。在衰老基礎上多因素的累積效應,如遺傳、環境等,也是很重要的誘發因素。“多因素累積到一起,突破閾值,就會發病。”楊倩説。

  帕金森在發病初期,只導致腦功能部分區域選擇性受損。對此,楊倩表示,“人腦的複雜性遠超出我們當前的認識能力。目前,由於我們沒有弄清相關發病機理,使得阻斷該疾病的藥物研發都失敗了”。

  “我就是想知道,這些都是為什麼?怎麼解決?”楊倩説。帶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2009年,楊倩在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文章,闡述了蛋白異常積聚可誘發“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這是全球首次從自噬角度揭示帕金森氏症的發病過程。

  楊倩説:“我們的研究主要是解答為什麼腦細胞會選擇性死亡。神經元的特點是不能再生,這成為神經系統疾病非常難攻克的一點。所謂自噬,就是實現人體細胞自身的代謝需要和某些細胞器更新的一個過程。”她繼續解釋説:“在這個不可逆的過程中,蛋白如果異常積聚,將會導致大腦中關鍵神經遞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死亡,從而致使帕金森氏症病發。”她的這項重要發現,為發病原理尚不明確的帕金森氏症提供了全新的科研視角和理論基礎,有可能成為治療該症的新藥靶點。

  楊倩的研究成果能為帕金森新藥的研製提供什麼幫助?目前,針對這種病的藥物處於怎樣的水準?面對記者的問題,楊倩表示,“我們的理論研究主要是提供治療的潛在靶點。以靶點為對象,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篩選,希望找出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我們也希望通過研究發現疾病早期的分子標記物,使得疾病能夠早發現、早治療,同時提供一些篩查預警因素,協助預防工作”。

  據介紹,目前治療帕金森的藥物主要是補充劑,長期用藥可能出現一系列副作用,或者失效。還有一種途徑是植入腦起搏器。腦起搏器植入到關鍵區域後,可以通過電流控制,緩解症狀。帕金森病的治療首先選用藥物,藥物失效後,可以考慮放置腦起搏器。但疾病本身的病理變化仍在進展,會逐漸擴散到大腦的其他部位。

  楊倩自幼勵志要成為一名醫生。從大學填報醫學院到擔任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的學術帶頭人,她從未停止在醫學領域前進的腳步。日前,楊倩獲得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評委會給出的評語是:破解神經元死亡的密碼,發現帕金森患病原理,為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全新的理論基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