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川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 發佈時間:2016-01-30 03:07:0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鐘華林報道:四川省林業廳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四川省森林覆蓋率達到36.02%,高出全國平均值約14個百分點,比2010年末增加1.2個百分點。綜合相關數據表明,四川已全面完成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階段性任務。

  作為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補給區,四川被譽為“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也決定了四川在整個中國生態安全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自上世紀末四川率先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來,全省凈增森林5萬多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間,圍繞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四川先後出臺了天保二期工程、新一輪退耕還林等多項決策,並進行了一系列體制機制的改革和探索——發佈了四川林業生態文明規劃綱要,劃定了森林林地、濕地、沙區植被、物種等4條生態紅線,在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區域建立生態破壞一票否決制和責任終身追究制;在阿壩、甘孜、攀枝花等地開展生態綜合治理、濕地生態補償、野生動物危害補償等改革試點;將非國有公益林納入財政補貼範圍,新一輪退耕還林取消公益林和經濟林比例限制;集體林地所有權和承包權以及經營權“三分離”等。改革充分激發了市場活力。“十二五”期間,非公有制經濟主體年均造林面積超過200萬畝,佔全省年均造林量的三分之二;5年累計治理沙化土地28萬畝。

  生態建設也促進了綠色富民的特色産業發展。據介紹,2015年,全省林業産業基地達到9350萬畝,林下經濟年産值突破600億元,大熊貓、森林、濕地、鄉村四大生態旅遊品牌基本形成,生態旅遊年直接收入達到650多億元,是“十一五”末的3.2倍;實現林業總産值2600億元、農民每人平均林業收入1120元,分別比“十一五”末增長125%和95%。

  按照規劃,在“十三五”期間,四川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將加快推進,到2020年,全省林地保有量控制在3.54億畝以上,森林蓄積量達到18.1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37%;濕地保有量控制在2500萬畝以上;治理和保護恢復植被的沙化土地面積不少於800萬畝;林業自然保護區面積保持在1億畝以上;現代林業産業基地達到3000萬畝,實現林業總産值5000億元,農民每人平均林業收入超過1600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