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挖林業潛力壯大生態經濟

  • 發佈時間:2015-10-08 06:31:3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長青胡恩姣本報記者程天賜

  “曾經荒山不見樹,如今放眼綠滿坡,瓜果飄香收穫多。”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優勢特色經濟林産業發展研討會考察現場,山東省鄒城市田黃鎮棲駕峪核桃基地裏,棲駕峪村黨支部書記馬傳勝介紹説。4000余畝的退耕還林還果區,吸納了附近村莊勞動力400余人,年産生經濟效益2000萬元以上,幫助群眾過上了好日子。

  棲駕峪的變化是鄒城林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市堅持生態優先戰略,立足山區資源優勢,深挖林業發展潛力,走出了一條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綜合利用、産業快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現代林業發展之路,先後榮獲“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中國林業産業發展突出貢獻獎”“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市”“山東省森林城市”等榮譽稱號。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積7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6.5%、林業産業年産值達到23億元。

  規劃引領,水電路跟著林果走

  鄒城境內山區丘陵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三分之二。該市高標準編制《林業生態建設規劃》、《林果産業發展規劃》等系列規劃,每年拿出2億元用於鄒東山區開發建設,整合水利、交通、農業、國土、林業、供電等部門資源,進行全配套服務建設,讓“水電林田路,跟著果園走”。

  為充分調動農民種植林果樹的積極性,該市財政每年還專門列支5000萬元,用於退耕還林獎勵,從經濟林建設當年開始,連續給林農補助4年,第一年根據不同樹種每畝補助500元或300元,第2年至第4年每畝分別補助200元,解決了果樹種植投資較大、收益週期長的不足,政府實現了從“花錢買樹苗”向“花錢買活樹”轉變,農民種果樹則由“要我退”變為了“我要退”“主動退”。目前,鄒城全市高標準經濟林基地已達61個共8萬畝,栽植各類優質果樹400余萬株,森林覆蓋率每年增長2個百分點,惠及9個山區鎮171個村1萬餘戶農民,實現了“農民得實惠、社會得生態”的雙贏格局。

  産業帶動,加快現代林業發展

  無産業不強。在推動現代林業發展中,鄒城堅定不移推進林業産業化、品牌化發展,不斷壯大特色林業産業規模,長紅棗、大櫻桃、薄皮核桃等特色優勢經濟林總面積達到35萬畝、年産優質果品15萬噸。通過“三品一標”認證面積達18萬畝,28個品牌的39類林産品、56個基地先後通過綠色、無公害認證,8個産品被確認為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産品。同時,依託豐富的林産品資源,大力發展林産品深加工産業,培育形成了得陽棗業、康美食品等一批林業龍頭企業,發展林果專業合作示範社26家、專業合作組織80個。該市還抓住“網際網路+”的重大機遇,與阿里巴巴、中國網庫合作培育了淘寶村、網店等一批農村電商,構建起了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行銷體系。目前,全市擁有林果、木材等加工企業200余家,年生産各類板材115萬立方米,加工果品近10萬噸,為農村經濟發展開闢了廣闊空間。

  用活資源,做大林業生態經濟

  農諺説:七月的核桃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去趕集。連日來,在迎來豐收季的郭裏鎮核桃園內,不時傳出“啪啪”的竹竿敲打核桃的清脆聲音,讓遊客體驗著收穫的快樂。

  為延長生態鏈條、放大特色經濟林産業綜合效應,該市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和生態資源優勢,著力推動現代林業、鄉村旅遊、美麗鄉村融合發展,相繼建成了鳳凰山、五寶庵山等17個A級景區和國家級、省級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達到8處,形成了一批生態觀光、鄉村旅遊精品景區景點。伴隨著“鄒東深呼吸”生態休閒遊的火爆,當地的香城長紅棗、張莊牛心杮、石墻薄皮核桃、北宿瓦屋香椿芽、看莊豬牙皂等獲得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産品認證的特色林業産品也水漲船高,一批集民俗觀賞、農事體驗、農産品銷售、農家樂餐飲等功能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村、鄉村驛站快速崛起,為農村群眾帶來了新的商機,全市年林業旅遊産值達到2億元,直接帶動其他産業産值8億多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