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權資源分配不能“惟財是舉”
- 發佈時間:2016-01-29 09:29:3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分別在白雲機場和浦東機場實施的航權分配改革試點,是民航系統在實現航權分配由行政化轉向市場化過的首次嘗試。目的是為了避免航權行政審批所帶來的權力尋租的弊端,初衷是值得肯定的。
在兩種試點模式中,大家不難看到其中的利弊得失。浦東模式雖然有“憑運氣”的一面,但相比行政審批,畢竟是公開透明。雖然沒有包含航空公司服務品質的考核因素,但這可以在今後的再次嘗試中予以涵蓋。而白雲機場的拍賣,不僅同樣沒有這方面的考慮,而且完全是憑財力。造成的結果是標王價大大超出最初的預期。這就與難免偏離初衷,難免顧此失彼了。
以憑財力的手段來避免行政審批的弊端,目前看有點兒得不償失。首先是擠走了主要是民營的中小公司,這就不公平了。更主要的是,競標者一擲千金的付出,最終還是要旅客埋單。這和目前土地拍賣抬高房價的情形是一個道理。即便機場當局聲稱收入將用於旅客,在實踐中必將是蜻蜓點水,隔靴搔癢。即便用於旅客,受益的也未必恰好就是為競標埋單的那部分旅客,彼此錯位同樣是不公。
用拍賣的方法解決稀缺資源的分配,看似公平,其實未必。可是行政審批目前在國內成了權力尋租的“唐僧肉”,不能再雷打不動了。看來似乎是左右為難,無可適從。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行政審批未必就一定招致權力尋租,關鍵是你的行政審批是公開透明還是暗箱操作,是民主投票還是一人獨斷,是有章可循還是君意即法。倘若資源配置經過民主討論制定一套公認的科學程式,然後依照這個程式對號入座,社會大眾可見可議,怎麼會分派不好?浦東機場模式,實質上也是一種行政分配,但由於抓鬮抽籤是公開進行的,所以大家就服。
據了解,目前國際上在航班時刻資源配置方面主要分為兩種基本模式,即行政性分配和市場化配置。大部分國家採用行政分配方式配置航班時刻,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採用完全市場化的方式配置航班時刻,包括美國、英國等國家都是這樣。所以行政不行政,還不是問題的核心,核心是如何行政、是否民主行政。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