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楊子豐:致富不忘眾鄉親

  • 發佈時間:2016-01-29 08:30: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黃欣本報記者楊志華

  河北省大名縣金灘鎮焦莊村黨支部書記、農民企業家楊子豐的人生經歷近乎傳奇,不僅跌宕起伏,而且多次轉型,從貧困的農家子弟到河北省人大代表,從成功企業家到優秀村支書。每次轉型,這位白手起家的楊老闆都寫下人生精彩的新篇章。

  迭經風雨成功創業

  回首來時路,年逾花甲的楊子豐告訴記者,他祖輩都是農民,13歲時被迫輟學,靠拉煤、搬磚賣苦力掙錢貼補家用,後來又去山西趕毛驢車拉石子跑運輸。改革開放後,楊子豐先辦蜂窩煤廠,後經營客運公司、貨運公司,積累資金後投資經營鐵礦。就這樣,迭經風雨後,楊子豐的創業取得第一步成功。

  鐵礦廠如日中天之之際,楊子豐毅然賣掉礦山股份,返鄉接手一家花生油廠。傳統植物油行業競爭激烈,他盯上高端小麥胚芽油和多肽産品。小麥胚芽油的原料就是麥麩——小麥加工麵粉後剩下的廢粕。大名縣擁有全球最大的小麥麵粉生産企業——五得利麵粉集團及周邊市縣40余家麵粉加工企業,每年可提供麥麩原料50多萬噸。於是,老楊果斷投資26億元先後成立河北家豐植物油有限公司、子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別生産小麥胚芽油和多肽系列産品。兩者聯合對小麥胚芽進行延伸開發生産,前者精煉出小麥胚芽油,後者利用精煉小麥胚芽油後的麥粕進行精深加工處理,提取出膳食纖維、小麥胚芽蛋白、多肽等一系列高科技産品及衍生品。不僅如此,公司還與中科院合作建設全國第一個多肽研究院。楊子豐算了筆賬:兩家公司全部建成投産後,可年産3萬噸小麥胚芽油、12萬噸蛋白粉、800萬瓶胚芽油膠囊、1000萬箱麥胚芽乳飲料及2.5萬噸高檔食品等。

  大名縣委書記房延生一直關注、支援這一産業。他告訴記者,僅家豐、子豐兩家公司就直接安排農民工1200人就業,間接帶動縣域500多人從事小麥購銷與運輸。公司已與3萬戶農民簽訂常年保護價收購協議,每年為農增收1000多萬元,帶動周邊縣域12萬農戶種植小麥的積極性。

  赤子情懷回報鄉鄰

  楊子豐回鄉創業帶富鄉親的事跡,為他和企業贏得一連串殊榮:他本人當選河北省人大代表,並被評為中國優秀民族企業家、河北省創業功臣,企業則先後獲評河北省農業産業重點龍頭企業、河北省重合同講信用百佳品牌企業等稱號。

  “建設家鄉,回報父老”一直是楊子豐魂牽夢繞的不了情結。恰逢此時,地方政府也在積極實施“能人帶動”戰略,希望他能回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帶領全村鄉親共同奔小康。於是,2012年楊子豐擔起大名縣焦莊村黨支部書記的擔子。

  當時,焦莊村的鄉親們住的還是低屋矮院小平房,夏熱冬冷臟亂差。“我一定要讓咱農民過上跟城裏人一樣的生活。”老楊暗自發願。新農村建設就這樣在焦莊村啟動了。為減輕村民負擔,楊子豐規定新建社區按照村民自願原則,以1:1比例按每平方米建築價800元的低價用老宅置換入住。為進一步減輕困難戶負擔,楊子豐又決定以原住宅按每畝2萬元的價格對入住戶進行再補貼,並免除入住第一年的水電暖費用。最終,投資1.8億元、水氣電暖齊全的8棟居民樓拔地而起,老楊將新社區命名為鳳凰社區,寓意“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祖祖輩輩住在低矮平房的村民們終於“鳥槍換炮”。

  改善居住條件後,楊子豐著手解決村裏孩子們上學的難題。2013年5月,楊子豐投資1000萬元為新社區建起幼兒園、小學以及食堂和宿舍,新小學可容納12個班級600余人,2016年秋季可正式開學招生。楊子豐説,學校建成後將無償捐給縣裏,教師會通過縣教育局招聘委派。

  身兼村支書和企業家的雙重身份,楊子豐為村裏辦的好事遠遠不止這些。談起楊子豐,焦莊村村民如數家珍:投資20多萬元,為村裏修水泥路並安裝路燈;花費16萬元無償為村民打10眼機井,並配齊水泵、水管,解決村民澆地難題;先後為村裏購置拖拉機、播種機、小麥收割機,無償為村裏的800畝耕地提供種收服務……

  楊子豐治村,還善於因勢利導。焦莊村居住著回、漢兩族800多人,楊子豐倡導成立起民族理事中心和村民議事小組,由村委會主任和兩名副書記共同委託管理。民族理事中心在村內有固定活動場所,負責處理村內紅白喜事、糾紛調解、治安穩定等,深受回漢村民歡迎。

  “我能有今天,多虧黨的好政策,多虧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援。回報家鄉,回報社會,為父老鄉親做點事,我心裏踏實。”老楊坦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