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蘭守安:十三個自然村因他而變

  • 發佈時間:2016-01-29 08:30: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呂兵兵通訊員郭登奎

  昔日13個散居、薄弱的自然村落,如今變成設施齊全、整潔有序的新型農村社區:兩層小別墅、鄉村風景帶、採摘百果園、大學生創業園、蔬菜交易市場、十余處“農家樂”,逾5000農民在家門口奔上小康。在這樣一份成績面前,山東省曹縣磚廟鎮十三村社區黨支部書記蘭守安説得實在:“我幹村支書40多年,總算對得住鄉親們了。”

  談到蘭守安治理十三個村莊的經驗,磚廟鎮黨委書記張慶總結得明白:“治村有良策,群眾威信高;善於用政策,借勢推進社區建設;發展有良方,實業公司與農業園區共同推進。”

  如何治村,他有三句話“蘭書記當家40多年,從來沒因吃請花過村裏一分錢,遇到村裏必須要招待的客人,我們班子成員輪流做東,讓客人到家裏吃飯。”十三村社區主任董景朝告訴記者。

  在蘭守安看來,在農村要想順利開展工作,就三句話:幹部吃虧,賬目公開,群眾當家。他解釋説,村裏事兒多,只有村幹部帶頭吃虧,才能讓群眾心服;村班子治村,只有做到賬目公開,鄉親們才不會“犯嘀咕”;村班子不能搞“一言堂”,要選出村民代表參與,群眾才能服氣。

  正是靠著這三句話,蘭守安擔任13個村的村支書40多年,每年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村民到場率都在95%以上,且從未發生一起群眾陳情事件。

  新建社區,他有三原則三、四年前,十三村社區還是13個分散的自然村,房屋低矮陳舊,硬化路、自來水、有線電視等都沒通到村裏。2011年,曹縣提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實施意見和方案,蘭守安意識到機遇來了。蘭守安的高明,在於沒有盲目推進。班子經過討論,制定三個原則:組織村民外出參觀,解放思想再推進;重大事項,由村民代表拿主意;配套設施一次建成,不留“尾巴”。

  2012年2月,十三村推選346名村民代表外出參觀學習,並以原先的自然村為單位,每10戶推選一名村民代表,成立小組,全程負責戶型選擇、舊宅補償定級、拆遷、新房選定等關鍵環節;整合利用各種政策和項目資金,一次性實現大街小巷硬化,自來水、有線電視和寬頻入戶,垃圾、污水集中處理,超市、農機大院、社區服務中心、幼兒園、小學建設等。

  社區發展,他有三良方

  新社區建成了,如何利用社區建設帶來的資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民致富?蘭守安找到三個良方:整合勞務資源;推進土地流轉;建創業園、建市場、建車間冷庫。

  原先,村民外出務工,多數從事建築,村裏就把他們組織起來,成立實業公司,建起苗木基地。社區建設時,建成環村林、環村水系和文化廣場,村裏適時推動土地流轉,建成百果林、牡丹園和雜糧園,帶火了觀光采摘。村裏還建成大學生創業園、蔬菜交易市場和多處車間冷庫。

  就這樣,短短3年多時間,十三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從區區數萬元增長到500余萬元,社區新建辦公樓、中學和幸福苑養老中心,農民的合作醫療、養老保險和衛生雜費等,均由集體承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