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業當精準發力

  • 發佈時間:2016-01-28 03:29:47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呂志強

  “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結構性改革任務十分繁重,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要抓住關鍵點,主要是抓好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這是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6年經濟工作做出的重大部署。

  貫徹執行這一重大部署,抓好“五大任務”,需要經濟社會形成合力,銀行業當率先精準發力,積極作為。這既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大部署的實際行動,也是銀行業深化改革、加快轉型、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圍繞“五大任務”,銀行業要做的事情很多。選準著力點,精準發力,還須早謀略。

  其一,“去産能”應有進有退。大量落後産能的存在,一方面擠佔了許多生産要素和資源,尤其佔用了大量信貸資源,而一些銀行不是懼怕信貸風險過早暴露,就是習慣於傳統的抵押擔保融資模式,對諸如鋼鐵、水泥等産能過剩的重資産傳統行業給予續貸,造成了惡性迴圈。另一方面,落後産能影響著市場前景好、效率高、負債率低的企業、成長性良好的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落後産能加劇市場供需失衡、産品價格持續回落,好企業的效益和創新能力受到制約,削弱行業競爭力。

  因此,商業銀行當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抓住供給側改革契機,加快經營轉型步伐,果斷退出被落後産能及僵屍企業佔用的信貸資源,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將信貸投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當然也要防止新的産能過剩,以真正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銀行在支援去産能上,應嚴格按照政府推動、市場引導、銀行配合、依法處置的辦法進行。

  其二,“去庫存”應供需兼顧。化解房地産庫存,要從供需兩端入手。在供給方面,住房市場已經從追求數量向追求品質轉變,改善型、高舒適度住宅已成為市場供給重點。在需求層面,我國住房制度改革在不斷深化,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在不斷提升、農民工市民化步伐在不斷加快,房地産市場有效需求趨勢在擴大。打通住房市場供需通道才能消化庫存,以“通”代“限”將呈現趨勢。

  對此,為了推動去庫存,建議商業銀行加大對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支援力度,包括公積金異地住房按揭。對順應市場規律、調整行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産業兼併重組、提高産業集中度的房地産開發企業,從信貸授信到融資價格上給予適當優惠。商業銀行還當積極助推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支援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企業穩健發展。

  其三,“去杠桿”應穩字當先。這主要是兩大類杠桿:一類是地方政府的債務,另外是各類不規範的融資行為。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應當為地方政府做好參謀,推動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工作,完善全口徑政府債務管理以及改進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辦法。通過加強全方位監管,規範各類融資行為,適時開展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非法集資蔓延勢頭,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妥善處理風險案件,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同時,商業銀行要幫助企業降低負債率,優化企業債務和股本融資結構,加大直接融資力度,特別是提高股權融資比重,協助地方整頓投資理財渠道,以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其四,“降成本”應有所擔當。這些成本包括稅費成本、財務成本、物流成本及相對高的融資利率等。就融資成本來説,從2014年底起,我國已步入降息通道,至今已6次降息。今年央行穩健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必然會通過短期貨幣工具來保證貨幣總量流動性的充裕,並確保傳導機制的通暢,從而推進利率的進一步下行。這種“靈活”很大程度是“定向”,定向降準、降息的可能性依然存有。即便今年不降息,商業銀行貸款上浮比例也會有所下降,利率繼續走低是大趨勢。雖然,調低基準利率對實體經濟的刺激有限,因為基準利率與實際信貸利率並不一致。但是,債券利率是與基準利率相掛鉤的,商業銀行當積極發展投行業務,通過幫助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結構化融資、債券承銷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我國銀行體系以國有大行為主,相對願意貸給國企、大集團企業,雖然也有一個降低融資成本問題,但大量的還是中小微企業的融資貴加劇了融資難。因此,要降低企業財務成本,商業銀行在營造利率正常化融資環境的同時,還須整頓、規範中間業務,削減收費,要有讓利於企業的舉措和擔當。通過加快普惠金融步伐,從體制、機制上拓寬“三農”、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創造條件助力更多企業登陸新三板市場,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從根本上有效緩解企業融資成本。

  其五,“補短板”應精準有力。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明顯短板集中在貧困人口,投資的有效性及基礎設施。因而商業銀行要加快金融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助推投資有效性和精準性的提升,促使軟硬基礎設施短板加長,同時把精準扶貧作為必須擔當的社會責任。

  實踐表明,農行縣級機構“三農事業部”的設立及中信銀行等股份制銀行與貧困鄉村的結對幫扶是金融扶貧的成功創新。今後當強化對支援“三農”的經營運作和考核,從運營機制和考核上激勵商業銀行在真扶貧、扶真貧上出成效,真正發揮其在脫貧攻堅戰中的先鋒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