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業銀行為中小企業海外並購提供金融支援

  • 發佈時間:2015-11-03 10:55: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3日電(記者吳雨)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越來越多中小企業開始“走出去”,但由於對海外市場認識不足、自身發展資金有限,中小企業的海外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看準市場機遇,國有商業銀行積極推進海外並購業務,並把服務對象從大型國企拓展至中小企業。

  據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近日發佈的報告顯示,從2004年到2014年的10年間,海外並購市場規模年均複合規模增長率達35%。2014年,中國企業已完成海外並購154起,交易規模達261億美元。

  河北承德萬利通實業集團董事長張建勇告訴記者,他所在的集團既有生産鋼鐵的傳統産業,也有生産釩電池的新能源産業。“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産業都希望能夠‘走出去’,傳統産業望借此盤活存量,新能源産業則想與國際接軌。”

  在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背景下,中小企業也處於産業轉型升級的風口浪尖。記者日前在安徽合肥舉辦的中德中小企業論壇上,遇到不少像張建勇一樣,專程趕來尋找跨境合作項目、交流經驗的企業家。

  “中小企業要緊盯全球市場,不能只做國內生意,否則很容易被淘汰,海外並購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劍峰介紹,2009年他們生産的汽車零部件走向海外曾受到不少擠壓。“當時遭遇很多國際協議封鎖,中國中小企業根本擠不進海外高端汽車電子行業,直到2011年我們在德國並購了一家企業,情況才好轉。”

  德國恒樂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涂長風表示,“走出去”必須遵守當地的遊戲規則,但中小企業客場作戰,戰略不清、文化差異等原因都會影響並購成功率,迫切需要向從事跨境並購業務的仲介機構進行諮詢。

  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表示,近年來,海外並購市場日益活躍,這為投資銀行業務提供了廣闊前景,也提出了挑戰。在服務中小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工行也在不斷完善財務顧問、融資安排、風險管理等金融服務,主動把握機遇,在新常態下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2014年,工商銀行完成投行並購顧問項目319個,涉及交易金額1400多億元,增長近60%。

  除工商銀行外,不少國有大行也都加入海外並購交易的競爭中。2014年,中國銀行擔任復星國際收購葡萄牙CSS保險公司、錦江股份收購盧浮集團等項目並購顧問,成功支援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項目,贏得國際同行認可;2015年,建設銀行對盈利結構進行調整,加大海外並購諮詢等綜合化服務,今年上半年該行旗下的建銀國際完成並購項目15單,涉及金額18.8億美元。

  中國銀行中小企業部副總經理田傳戰表示,過去中國企業“走出去”以大型企業為主,但目前中小企業“走出去”約佔我國企業海外並購案例的一半以上。所以在服務中小企業“走出去”方面,傳統銀行也在探索新的服務模式,搭建中外企業交流平臺。

  曾在海外分行工作多年的工行江蘇分行行長劉金認為,20年前我國製造業基礎薄弱,中國企業“走出去”往往遭遇不平等待遇。現如今,在“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戰略的支援下,中國中小企業有能力也有動力追求相對平等的海外合作機會,這也為銀行參與海外競爭、探索海外業務轉型發展提供了機遇。

  “這兩年,各家銀行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確實提供了很多支援,但我希望銀行能將更多的資源和業務重點放到中小企業身上。”廈門蒙發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鄒建寒告訴記者,他的企業每年投入研發資金1億元,依據中醫理論研發的按摩保健産品年外銷規模達5億元。

  “中小企業也能成為‘中國創造’新引擎,支援中小企業‘走出去’,幫助掌握全球通路的産品站起來,將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也能為銀行創造更多利潤增長點。”鄒建寒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