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方星海:熔斷機制不適合中國

  • 發佈時間:2016-01-22 01:29:31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達沃斯論壇,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接受CNN採訪時表示,全球應該習慣中國市場的高波動率。方星海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從投資和出口驅動轉向消費驅動,市場波動率將是中國“新常態”的一部分。“要習慣它。”方星海表示。

  最近中國股市劇烈波動給全球市場造成巨大影響。1月初以來上證綜指大跌16%,並引發全球市場劇烈下挫。

  從去年夏季泡沫破裂以來,上海股市已經下跌超過40%。方星海表示,中國股市比發達國家股市波動率更大,因為中國股市參與者主要是散戶,缺乏大型機構投資者所具備的經驗。中國監管機構從2016年開始引入熔斷機制,初衷是保護中小投資者免於受到股市劇烈波動之害,但結果適得其反。方星海表示,儘管在世界其他地區行之有效,熔斷機制“並不是一項適合中國的政策”。

  據了解,熔斷機制起源於美國,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設立的一種保護機制,即在交易過程中,當價格波動幅度達到某一限定目標時,交易將暫停一段時間,類似于保險絲在過量電流通過時會熔斷以保護電器不受到損傷。除美國外,法國、日本、新加坡、南韓等國也都採用了熔斷機制。

  2015年12月4日,經中國證監會同意,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發佈指數熔斷相關規定,並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境內市場以滬深300指數作為指數熔斷的基準指數。

  然而,A股于1月4日和1月7日兩遭“熔斷”,截至7日,滬深股指新年以來的累計跌幅分別高達11.96%和15.16%,創業板指數同期跌幅則接近17%。

  1月7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宣佈,為維護市場穩定運作,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自2016年1月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機制。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當時表示,引入指數熔斷機制的主要目的是為市場提供“冷靜期”,但從近兩次實際熔斷情況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權衡利弊,目前負面影響大於正面效應。因此,為維護市場穩定,證監會決定暫停熔斷機制。

  方星海表示,中國監管者計劃減少對市場的干預,讓市場更為自由地波動。此外,他預計中國當前的經濟轉型還將持續3-5年時間。

  新浪 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