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應對貿易壁壘,中國製造腰桿要硬

  • 發佈時間:2016-01-21 06:32:48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阮妍妍

  作為一家童車出口企業的老闆,老孫對國際市場上經常發生的貿易壁壘並不陌生。

  當遇到出口國一再地“刁難”,今天增加某些關稅,明天要求提供出口許可程式,老孫總是選擇忍氣吞聲,甚至有些“低聲下氣”地配合對方。實在無力承受了,才默默地放棄。而這一放棄,可能就是千萬元的市場。後來,遇到的次數多了,他就有些麻木,大有“破罐子破摔”的趨勢。

  像“老孫”這樣的外貿企業主並不少見。改革開放以來,外國對華貿易壁壘頻頻出現,不僅使我國損失了鉅額外匯收益,還丟掉了寶貴的海外市場,大量企業因此陷入困境。

  所以,昨天一則《歐中世貿爭端 中國首戰首勝》的消息引起了老孫們特別關注。據稱,世界貿易組織1月18日判決歐盟對中國産鋼鐵緊固件實施反傾銷措施的做法違反世貿組織的規則,而這不僅可以讓中國反守為攻,要求歐盟賠償,還能加速世貿組織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進程。

  貿易壁壘有多可怕?僅以上文為例,歐盟從2009年1月30日起對自中國進口的鋼鐵緊固件産品徵收高達85%的反傾銷稅,這直接影響了中國近10億美元的出口,以及上千家緊固件企業的生存和超過十萬人就業,對中國産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事實上,近年來不僅美歐的一些發達國家頻繁對我國設置貿易壁壘,就連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對我國發起反傾銷訴訟,涉案産品包括化工、輕紡、機電等等。

  個中原因,也反映了當前全球製造業競爭日趨激烈,作為全球第一製造大國,中國同時面臨著發達國家先進技術的壓制和發展中國家低成本競爭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和我國企業長期以來對貿易壁壘準備不足,無從下手有關,這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觀因素之一。

  一般來説,政府和企業是應對貿易壁壘的兩大主體。當發生貿易糾紛時,政府應對相關企業提供政策指導,強大的“精神支援”,而企業則需要從內外部發力,主動應對,不能坐以待斃。

  同時,最關鍵的是企業要有“優質製造”的意識。在當前政府提出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積極地自主創新,提高産品技術含量,擺脫以往的“山寨”形象,打造中國製造的升級版。

  這樣,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佔得了先機,也就同時掌握了話語權,自然“腰桿子”也會硬起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