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7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分享經濟”關鍵是賦能

  • 發佈時間:2016-01-21 03:29:45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浙富論]

  “分享經濟”關鍵是賦能

  劉亭

  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及了一個國人相對來説知之不多的經濟形態——分享經濟。原文為:“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分享經濟,促進網際網路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還有一些文章所説的“共用經濟”,其實就是分享經濟,無非字面表達不同。人人都可參與的分享,難道還不是一種共用的過程嗎?前者從個體出發,而後者則是從總體出發,最後實為殊途同歸。

  分享的理念和行動早已有之。傳統社會裏朋友之間的借閱書籍或鄰里之間的借用工具,都是某種形式的分享。東東是你擁有的,但暫時不用,於是在一定條件下暫時將這種使用權讓渡給有需要的熟人——多為無償,時而有償。傳統的這種分享形式,受制于大範圍信用的缺失,往往僅限在近距離的熟人社會中發生。但網際網路應用及相應信用的建立,改變了這一切。恰如多少年前的“地球村”一詞所喻,“熟人”社會現在已經覆蓋全世界,全球範圍的分享,亦不過“村裏人”這般便捷。於是,分享經濟異軍突起。

  如若用最生動的案例來為分享經濟作個注腳,那就是Uber和Airbnb了。Uber自2009年成立以來,便以一個顛覆者的角色,在人們日常的交通出行領域,颳起了一場變革旋風。Uber一舉攻入了由計程車或車輛租賃公司獨佔的傳統租車領域,通過移動應用,將千家萬戶有意願分時提供租用的私家車資源,“盡為吾皇所用”,近乎無限放大了可租用車輛的供給端,從而迅速形成了“一群小狗”和“幾隻藏獒”慘烈廝殺的局面。

  與Uber相通,Airbnb則把分享經濟的資源供給,衍生到了人居環境。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和喬-吉比亞(Joe Gebbia)兩位設計師創始人,最初只是在客人爆滿、一床難求的藝術展覽會期間,出租自己的床墊。但很快,他們就産生了一個“Airbnb”的創意。意為“空中(Air)”的“床和早餐(bed and breakfast)”,旨在幫助世界各地的訂房者,能通過網際網路的虛擬空間,落實未來可供一定時段居住的房源(民宿)。同樣是千家萬戶的閒置住宅和房間,一夜之間便開始提供源源不斷的住宿供給。Airbnb的訂房量和與資源庫存,如今已經開始比肩洲際、希爾頓等跨國酒店集團。

  簡要分析上述案例我們可以感知,分享經濟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經濟形態?

  首先,它是一種賦能經濟。東東都在那兒,都已“名花有主”,但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所有權是您的,但使用權卻多半閒置在那兒。通過網際網路的資訊溝通和撮合,因對方的需求而賦予你東東的使用權,達成了分享經濟背景下的服務交易。死的物件因此而賦予活的能力,這也就是對您所擁有的物品之使用權,進行激活和賦能。因為這種成功賦予,分享經濟也變成了一種對於閒置資源高效配置的效能經濟。

  其次,它是一種網路經濟。私家車和私有住房本是實體形態存在的物件。但任何實物無論大小,恰如擺在超市裏展示的待售商品,都是有著與之相匹配的虛擬資訊。房東提供給Airbnb關於待租房源(結構、樓層、面積、配套設施、價格等)的全部資訊,包括Airbnb主動到府拍攝的實景圖片等視頻資料,其實就相當於粘附於商品包裝上的條碼,消費者據此付費,貨錢兩清。正因為有了網際網路對於資訊溝通的無所不在和無所不能,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甚至是地球兩端的實物,居然就輕輕鬆鬆地在一張網上,完成了資訊的撮合與成交。這種抽離出供需資訊並由其為主導,帶動實物消費完成的經濟形態,正是我們將其稱為網路經濟的理由。

  再次,它是一種信用經濟。怎麼才能讓素昧平生、萬里之遙的供需雙方放心成交?唯有信用的創立和累計。分享經濟活動的起點,就是以真實資訊為前提的網路登錄註冊和“驗明正身”,然後再通過信用卡及第三方支付完成收付交割,並且客人和車主及房東,還需要彼此給對方作出評價。作為平臺公司,還會借助保險機制化解交易過程中可能産生的風險(Airbnb會就租房中的損毀、盜竊自動提供100萬美元保險)。完整而嚴密的信用鏈條,為陌生人的交易搭建了可資信任的通道,從而幫助受制于一定空間距離和熟人圈子的潛在資源,實現了巨大的市場價值。

  最後,它是一種平臺經濟。Uber和Airbnb正是這種典型的提供綜合服務的平臺公司。由於私家車和私有住房分屬於高度離散的産權所有者,本身又不是專門為滿足市場需求提供的特定資源,若沒有一個平臺公司為之提供相關的資訊和管理服務,這些分散在各家的閒置物件,就無法轉變成為一個合格的市場供給。從需求側而言,眾多隨機的需求資訊,也同樣需要這樣一個整合者。平臺公司在對數量龐雜紛繁的供需兩側資訊進行收集和撮合的基礎上,分別造就了共用經濟合格的雙方。在把商業組織(出租公司)演變為線下的個體勞動者同時,也把個體消費者納入了商業組織(平臺公司)有效管理的經營範圍。

  賦能+網路+信用+平臺,四個側面多角度的觀察,大約離分享經濟的實質,也相去不遠了吧?

  (作者為浙商智庫專家、區域經濟研究學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