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方舟貨的”開創網際網路+同城貨運新模式

  • 發佈時間:2016-01-21 00:29:5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剛剛結束的“治霾在行動高峰論壇”上,來自深圳的陸地方舟電動車集團入選了“2015中國治霾典型案例”。這家十多年如一日耕耘新能源汽車的民營企業,不僅以優質的電動汽車産品為霧霾的治理做出了貢獻,又打造“方舟貨的”這一“網際網路+”時代的模式創新,為物流、汽車與環保之間的協調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

  物流運輸轉型勢在必行

  隨著我國電商行業的發展,龐大的商品運輸對用車産生了巨大且規模與日俱增的需求。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140億件,躍居世界第一;2015年全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06.7億件。而這些數字背後,是基數龐大且不斷增長的傳統貨運車輛。它們在承接了電商需求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危害。

  陸地方舟集團總裁劉礎瑞表示,“物流車對於霧霾的‘貢獻’很大,作為貨運用車其尾氣排放産生的污染嚴重。如果把純電動車運用到物流領域,可想而知對治理霧霾的貢獻能有多大。”

  如今,國家對汽車排放標準日趨嚴格,各地方相關部門也發佈限排政策,使得物流運輸行業的轉型勢在必行。“問題的答案,便是純電動物流車。”劉礎瑞説,在他看來,電動車具有成為物流車的天然基因。

  城市物流車行使範圍固定、車輛使用率高的特性,與電動車零排放的特點相契合,電動汽車為快遞員完成最後一公里業務提供便利。此外,由於能夠得到財政補貼,電動車的盈利能力大大提高。而且,當前電動物流車普遍具備150—200公里續航里程,可滿足大部分城市需求。

  抓住市場真切痛點

  隨著電子商務、手機網購等網際網路消費方式的普及,倉配一體化業務的推廣及電商企業的貨運渠道下沉,使城市物流加速發展落地配送、社區配送等服務。統計顯示,目前同城貨運已形成萬億級規模市場。

  但是,在供需雙方之間,依然缺乏真正有效的對接手段。據交通部運輸司最新數據,物流行業有700多萬戶小微物流公司和2000多萬貨運司機,由於資訊不對稱,每年産生高達600多億的資訊費支出,並且車輛有效利用率不足50%,回程空放嚴重。

  這種狀況恰給“網際網路+”提供了用武之地。以貨運APP為代表的各種“網際網路+”産品,通過整合司機和貨車資訊資源,能夠有效解決車與貨資訊不對稱問題,從而提高車輛利用率,解決空車回程問題,市場需求巨大,發展前景廣闊。

  “方舟貨的”全部採用由陸地方舟生産的純電動物流車作為同城貨的,依靠“節能減排,安全便捷”的特性吸引用戶。

  據“方舟貨的”APP技術總監王琦介紹,“方舟貨的”的操作流程跟滴滴打車等應用一樣簡單明確:用戶叫車、司機搶單、司機接貨、開始行程、開始計費、結束行程、結束計費。

  “司機用手機可以看到訂單。搶到訂單後,起步價、里程費、路線都很清楚,還能跟貨主進行直接聯繫。到達目的地後,貨主方會收到行程結束請付款的通知。可以用支付寶或者微信進行支付。”王琦説。

  對於這款産品,劉礎瑞非常認可它的創新性。他表示,“方舟貨的”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通過節能減排的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將“方舟貨的”打造成新能源綠色通行平臺,並順利繞過貨運APP目前存在的一些缺陷,獨創了新能源綠色通行新藍海,在為廣大用戶節省了出行成本的同時,還為治理尾氣污染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馳而不息踐行社會責任

  陸地方舟是我國最早專門從事純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研發及生産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年來,陸地方舟堅守新能源汽車事業,一直在用不斷的創新踐行“實業報國”的企業責任。

  2001年到2004年,陸地方舟成功研發製造了我國第一台油電混合動力客車,突破了混合動力汽車的關鍵技術。2014年10月,陸地方舟獲廣東省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資質。2014年12月18日,在BUSTEC國際客車技術展獲得“2014年度十大創新力客車企業”。2015年5月8日,陸地方舟多款車型入選第四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同年10月14日,旗下威途電動物流車亮相物博會,助力企業降低物流成本,開啟綠色物流。

  近年來,陸地方舟緊緊圍繞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戰略部署,全面推進轉型發展。目前,陸地方舟已擁有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電動汽車第七代電驅動控制系統、高效變頻電機驅動系統、新能源汽車整車控制系統三大核心技術和電池管理系統、車載充電系統等九大關鍵配套技術。現已獲得200多項專利,30多項發明專利,17項歐美專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