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方獲得緊固件爭端案最終勝利

  • 發佈時間:2016-01-19 01:30:5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歐緊固件世貿爭端案歷時七年,幾乎走完了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全過程,充分彰顯了中國捍衛多邊規則、積極維護國際經貿環境、維護國內産業利益的決心,也是中國運用世貿規則主動亮劍、積極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和自由貿易的典型例證。

  日內瓦時間1月18日,世貿組織(WTO)公佈了中國訴歐盟部分鋼鐵緊固件最終反傾銷措施爭端案執行之訴上訴機構報告。報告支援了中方的立場和主張,再次裁定歐方對中國産品維持至今的反傾銷措施違反世貿規則。

  所謂“執行之訴”,是指因執行爭端解決機構通過的建議或裁決而引發的訴訟。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就此表示,中方對此結果表示歡迎和肯定。中方敦促歐方認真遵守WTO上訴機構作出的最新裁決,儘快撤銷目前對中國緊固件産品仍在實施的違規反傾銷措施。中方希望長達七年之久的爭端能夠儘快得到解決,有關産品的正常雙邊貿易能夠儘快恢復,使中歐雙邊經貿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鍥而不捨的持久戰

  自2009年1月30日起,歐盟對自中國進口的鋼鐵緊固件産品徵收最高達85%的反傾銷稅。應業界要求,中國政府于2009年7月31日將歐方措施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並在原審專家組和上訴階段接連勝訴。

  歐方為執行原審專家組和上訴機構裁決,修改了歐盟《反傾銷基本條例》,但通過再調查對中國緊固件繼續維持反傾銷措施。中國政府將歐方再調查措施繼續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即提起“執行之訴”,並獲得了執行專家組和上訴機構的支援。

  商務部條法司副司長陳福利指出,在涉及中國的世貿組織爭端中,此案鏈條最長,在中歐雙方多次“過招”之下,案件在七年間經歷了中國上訴—中歐雙方磋商—WTO專家組裁定—中歐分別上訴—WTO上訴機構裁定—歐盟執行裁定—中歐分別提出執行之訴—執行之訴中歐雙方磋商—執行之訴WTO專家組裁定—執行之訴WTO上訴機構裁定幾個階段,“幾乎走完了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全過程”。

  “七年中,中國政府與業界保持良好互動,充分傾聽産業訴求,鍥而不捨地通過法律程式為我國産業營造公平的貿易環境,並盡最大努力使訴訟成果轉化為産業實際可獲得的貿易利益。這充分彰顯了我國捍衛多邊規則、積極維護國際經貿環境、維護國內産業利益的決心,也是我國運用世貿規則主動亮劍、積極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和自由貿易的典型例證。”陳福利表示。

  體制及經濟意義重大

  作為中國第一起幾乎走完WTO爭端解決機制“全流程”的案件,此案重大的體制性利益和意義更值得肯定。

  陳福利指出,從原審階段開始,中國就同時針對歐盟長期以來針對中國所實施的反傾銷相關立法和執法層面提起上訴,既針對歐盟《反傾銷基本條例》關於單獨稅率的要求等不符合WTO反傾銷協定的內容,又針對歐盟在反傾銷調查中使用的替代國標準等違反世貿規則的做法,有利於中國企業在未來應對歐盟反傾銷調查中提高應訴實效。“與此同時,WTO在本案中有關替代國做法和程式透明度等方面作出的裁決,對歐盟以外正在對中國適用類似做法的WTO成員也具有警示意義。”陳福利補充道。

  對於中國緊固件行業來説,此案背後更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據中國機械零部件工業協會緊固件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緊固件出口量278萬噸,出口額52.4億美元,但出口歐盟總額不足8000萬美元,在出口額前十的目的國中,只有德國這一歐盟成員在列,中國産品佔歐盟市場約5%的總額。

  相比之下,在歐盟對中國緊固件産品徵收反傾銷稅之前的2008年,中國緊固件對歐盟出口總額就達近10億美元,佔歐盟市場總額的26%,有1700多家企業對歐盟有出口實績,這些企業吸納了逾10萬人就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