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有人惜售待漲 有人甩賣也難

  • 發佈時間:2016-01-14 14:22:18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的樓市真是看不懂,一方面是部分業主惜售,計劃買房的小嚴連約三套房都未果,只能改變計劃,到春節後再出手。另一方面則是拋售,一些投資客扎堆的小區,則不斷有人降價出售大戶型,不過即使降價成交也還是不容易。

  三套房約看都失敗

  小嚴的買房計劃,可以説是匆匆起意,“我感覺最近二手房成交挺不錯的,害怕春節後要漲價。”

  自己名下的第一套房,困于首付壓力,小嚴只能將總房款控制在190萬元以內,所以,每每遇到一套戶型和總價都差不離的房子,她都會先讓經紀人向業主探探口風,能不能再讓讓價,結果卻是接連招來白眼。

  小嚴想約看的第一套房,是位於四惠東的一套90年代老房,60平方米的一居,報價200萬元。“因為經紀人説業主是著急換房,我就説能不能讓個2萬元,對方就直接回絕了,連房子也不讓我看。”

  第二套房,小嚴找了個報價略便宜的50平方米戶型,經紀人打電話給業主,只是透露了首付緊張的意思,對方就以“不便”為由挂斷了。

  到了第三套房,還是四惠區域一套185萬元的小一居,小嚴學聰明瞭,不再先提砍價的事兒,等了一天,依然沒有得到看房的回復。

  “接連三套下來,我感覺業主對讓你到府都很消極,更別提談價了,一點兒餘地都不給。”本想節前買房的她,連番受挫下只能改變計劃,延長到春節之後再買。

  提價10萬業主不配合看房

  不配合看房的業主,並不只有小嚴遇到了。昨天傍晚,購房人夏小姐也向記者講述了一位不配合的業主。

  夏小姐想約看的也是一套上世紀90年代的一居室老房。第一次,經紀人推薦給她時,説的是附近滿五唯一房源中總價較低的,僅僅170萬元。於是,夏小姐就爽快地同意帶看。那是兩周前的週五傍晚,當經紀人帶她到府時,聯繫業主,對方卻告知租客出差了,無人給他們開門。“商量了半天,他只説家裏有事,無法趕來開門,最後不得已去敲了樓上一家同戶型的門,在人家門口看了兩眼。”

  儘管只看了兩眼,夏小姐倒意外地對房子格局很滿意,就讓經紀人約業主面談。兩天后,經紀人回復,業主要求把價格調到180萬元後才能面談。“價格漲10萬元,總該讓我先看一眼房吧?”她告訴記者,當她再次提出實地看房時,對方還是很不情願,“讓我自己去敲門,租客如果在家就能看,如果不在他也沒辦法。”

  看好後市個別業主惜售

  記者昨日走訪市場發現,“惜售”的心理近期在小部分二手房掛牌業主中開始出現。

  一位正在掛牌的業主就提出,他對春節後的樓市較有信心。“別的不説,就是二孩政策,估計就能帶動一批換房需求。如果再接著降息降準,購買力又會提升。”他掛牌的房源,是107平方米的大兩居,正是換房人群可能會看中的戶型。

  一位經紀人告訴記者,由於2015年北京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很高,再加上新房價格不斷攀升,小部分二手房業主都認為,明年的房價還得漲,就不急於在節前出手。“現在的掛牌業主中,除了真有資金週轉壓力或者等著首付去換房,其餘的賣家都感覺不急於一時。”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北京二手房網簽數量達19.6萬套,而純商品住宅的網簽數量只有5萬套,前者幾乎是後者的4倍。二手房的成交熱度明顯高於新房。

  投資客降價“甩貨”

  也許是看準了二手房市場的回暖,一些持有大戶型的投資客,也祭出降價的口號以吸引看房人。

  位於西大望路的珠江帝景,一直是投資客扎堆的住宅小區,許多早期的投資客在購買了大面積的三居、四居後,便對外以群租的方式出租。1月以來,從仲介機構那裏,就挂出了多套降價出售的大戶型。

  “哥,這套157平方米的三居室,滿五唯一,業主現在的報價只有760萬元,小區難找的低價了。”昨天,市民陸先生的手機中又收到了經紀人的房源資訊,只要陸先生能全款支付,760萬元的報價還能再降。

  “也奇怪了,進入1月份以來,每天都能收到數條這樣的房源推薦短信。”陸先生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市場上常見的幾家仲介公司,都在輪番給他發短信、打電話推薦房源。位於西大望路附近的這些急推房源,包括了珠江帝景、華騰園、金港國際等多個小區,無一例外全都是超過120平方米的大戶型,最高的報價能達到千萬元。按照經紀人的説法,只要買房人願意全款支付,有的房源立馬能便宜100萬元。

  真降價房源也難尋買家

  昨天,記者以諮詢者的身份,詢問了珠江帝景這套760萬元的低價房。按照經紀人郎先生介紹,珠江帝景小區最近兩個月的成交均價都在52000元/平方米到53000元/平方米,而這套房的報價只有48000元/平方米,並且還可再談,“業主自己並不住,因為變現才便宜賣了。”

  記者發現,在他推薦的房源中,打著總價最低、稀缺急售的珠江帝景小區大戶型就有6套。不過,其中3套屬於“偽降價”,單價超過小區的平均成交水準,而剩餘3套價格確實低於同戶型房源。

  只是,對於這樣房款總價高的降價房源,市場中並沒有多少接盤者。以郎先生口中單價已經低到48000元/平方米的這套157平方米三居為例,記者發現,這套房源已經掛牌一月有餘,接近40個人看過此房,卻至今還沒出手。

  類似的,在京港國際小區,一套單價不到40000元/平方米的170平方米三居室,從11月掛牌至今,經紀人帶看了30次,卻依然沒有銷售出去。為了處理閒置資産的投資客業主,正準備繼續降價。

  “前幾天我也遇到了一套降價的大戶型,朋友們都勸我,不要為了便宜而買房,要真的有實際需求。”購房人鄭女士告訴記者,四方橋的華翰國際小區,剛出了一套降價130萬元的房子,可因為總價太高,思索再三,她還是準備放棄。“經濟大環境不太好,買房投資也要考慮性價比。”

  專家

  今年樓市

  趨於穩定

  不同於賣房人的樂觀,業內專家對2016年的樓市保持著謹慎態度。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就告訴記者,在經過了2015年的市場復蘇、需求全面釋放之後,2016年的市場或許將趨於穩定,甚至可能出現成交量的小幅回調。同時,隨著購房人對於投資增值預期的變化,購房置業也趨於理性,房價不會重現暴漲。

  北京中原地産市場總監張大偉也表示,由於整體經濟環境依然嚴峻,二手房市場很難獨善其身。“2016年市場能不能繼續保持回暖態勢,關鍵因素之一是能否繼續有利好的刺激政策出臺。”

  記者同時從偉業我愛我家了解到,近期二手房市場的成交價格並沒有大起大落,“惜售”心理並沒有普遍的市場支撐。“如今的市場,購房人變得挺理性,多數賣房人也不再大肆喊漲,買賣雙方要保持理性成交。”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部經理孔丹表示,即使今年北京的二手房市場能保持2015年的上升態勢,不同區域間也會出現冷熱不均的分化。這也意味著,不是每個區域的房價都必須出現上漲。

  本報記者 趙瑩瑩J201

  插圖 馮晨清 H126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