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産經紀人“年終獎”翻了一倍

  • 發佈時間:2015-12-16 14:22:19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看著工資卡上的5萬多元新入賬目,林新開心地讀了兩遍數字。這將是他過年回陜西老家時孝敬父母的大紅包。“還得感謝網際網路仲介,公司下半年才給我們提高了佣金提點。”2015年,網際網路是所有行業最重要的關鍵詞,跳槽、挖角、O2O,傳統仲介行業似乎也在努力繁殖網際網路的基因。不僅是銷售冠軍,普通經紀人都發現,網際網路技術所帶來的,除了競爭和殘酷,還有博弈後的收入提升。

  前11月業績提成18萬

  總結2015年,經紀人林新想了想説:“這是個不錯的年份,沒有大起大落、猛漲猛跌,房子卻比去年賣得好。”

  做了3年房産經紀人的林新在這個隊伍中並不出挑。也因此,他對於房地産行業的“大年”和“小年”,永遠比銷售冠軍們感受得更直觀和強烈。

  “經紀人這一行,沒有坐辦公室的白領們所謂的‘年終獎’,我們的年終獎金,實際上就是每月業績的總額。”2014年,對林新來説是個“小年”,政策調控帶來的市場低迷,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達到冰點,連續一個月甚至兩個月沒有談成一單買賣,在普通經紀人中間格外普遍。這一年,林新總共拿到了8萬元的業績提成。

  到了今年,連續幾次的降息、放鬆貸款,為二手房市場帶來了福音。林新説,儘管房價並沒有大起大落,漲幅非常的緩慢,但每一個月他都能賣出房子,其中最多的是10月,他一下子賣掉了4套房,成為了門店當月的“業績top1經紀人”。他掐指算了算,即使不算上12月還沒做完的業績,今年前11個月,他的業績提成就將近18萬元,是2014年的一倍還多。

  佣金提成比例上調近半

  相伴隨的,他的級別也跟著跳了兩級。“級別的高低,就決定著你能拿到佣金提成的多少。公司下半年給所有經紀人上調了提成比例,多虧了網際網路仲介,我們終於不用只艷羨他們了。”林新口中的網際網路仲介,就是今年3月才進入北京,隨後就迅速在二手房市場中風生水起的愛屋吉屋。3月到6月間,愛屋吉屋拋出高薪的“誘餌”,在經紀人行列中不停地挖角,算得上半個老鄉的一位同事老常就是在那時跳槽到了愛屋吉屋。

  林新記得,跳槽後的半個月,兩個人一起吃大排檔,聊起薪資,老常炫耀説,新公司給定下的每月底薪是6000元,房屋實際成交後,再按照佣金的金額通提60%。“且不説底薪就比我多上3000多元,這60%的通提比例,就是我的2倍。”

  他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假設他和老常同樣成交了一套200萬元的房子,他按照2%的比例收取買房人的佣金4萬元,再乘以公司給他的佣金提成比例,一套房至多也就能拿到8000元的績效提成。可在老常的公司,即使只收取買房人2萬元的佣金,老常所能得到的績效提成也有12000元。

  收入懸殊,吸引著更多的老經紀人跳槽到了網際網路仲介。直到下半年的某一天,公司也給經紀人們下發了通知,整體上調經紀人的佣金提成比例。按照林新的最新級別,他每成交一套房源,能按照佣金金額通提55%。這樣的話,費心做完一單買賣後,他也能拿到過1萬元的績效。

  在林新艷羨著老常的時候,老常也羨慕著林新的狀態:自由,壓力小,不用滿北京城的到處跑。

  “傳統仲介和網際網路仲介,説白了是各有利弊,雖然我們收費低、提成高,可劣勢就是門店少、房源少。”穿著公司剛為經紀人製作的制服,老常坐到了記者對面。一部智慧手機,規規矩矩地被老常擺在眼前的正中央。所有新房源的資訊和內部成交資訊,都會隨時推送到每位經紀人的手機上,所以他須臾不敢離開。

  “網際網路仲介,節省掉的是中間成本,愛屋吉屋沒有傳統仲介公司那樣的老小區臨街商鋪,就是租賃商業寫字樓作為買賣簽約的場地。”在老常口中,像林新這樣都屬於懶惰的經紀人,只在固定的劃片區域尋找買家和賣家。而在愛屋吉屋,經紀人是不按區域劃分的,哪有客戶,哪兒有房子可以賣,他就去哪兒。所以,每個人都得依靠自己的人脈和能力,想辦法開單。

  “這可是個不養閒人的地方。”老常至今記得,剛跳槽愛屋吉屋時,它在市場中還沒有名氣,他給業主打電話,很多人一聽是個陌生的公司,就立即挂掉了電話。為了尋找到房源,很多跳槽來的老經紀人只能私下從過去的同事那裏索要,一直到8月份以後,1%的五折活動慢慢傳播開來,這種窘境才大為緩解。

  趕上一筆大買賣

  能吃一年

  林新最頭疼的事是,現在買房人總會問他,為什麼他們的仲介費要收那麼高,比愛屋吉屋高出1%。偶爾,也會有買家在他這看好房子後,和業主私下連線,“跳單”去愛屋吉屋。“怎麼辦?我們只能給買房人承諾,提供網際網路仲介沒有的更多的服務。”

  而讓老常略微不安的是,在給予經紀人的佣金提成上,公司正逐漸向傳統仲介的模式靠攏,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前一陣子,公司就又做了改革,把原來的無責任底薪變為按照級別定底薪,每月必須成交上兩單,才能拿到6000元起的底薪。另外,提成比例也不再是通提,改為根據業績定級別,業績越高,才能提得越多。

  “所以,我必須得更加努力,才能維持較高的收入。”老常説,經紀人行業永遠是一個穩定性差、流動性大的行業,遇到年景好時新手經紀人也能月入2萬元,遇到“熊市”時定會有人顆粒無收。這還是一個收入差大的行業,他的一位同事兩個月前剛做成了一筆“大買賣”,業績提成就有十幾萬元,相當於普通經紀人一年的收入。

  “所以,在這一行幹的時候誰都不敢休息,更很少有人當它是終身職業。”説完這句話後,老常的手機響了,他要帶著買家去看房。這部手機,按鍵已經出了點問題。他説,過春節時,他得買一部新手機了。

  本報記者 趙瑩瑩 J201

  製圖吳薇H114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