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完善體制機制 提升農業信貸擔保能力及效果

  • 發佈時間:2016-01-12 10:07: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建立政策性農業擔保體系的目的是,通過提供擔保,協助銀行等金融機構分散農業信貸風險,緩解其對農業部門的慎貸心理,增加金融機構提供農業貸款服務的積極性,進而緩解農業生産經營主體面臨的貸款難問題。所以,衡量農業擔保體系效果的主要指標就是考查其是否真正撬動了更多資金資源流向農業部門,是否增加了農業生産經營主體的信貸可得性。要取得有效的農業擔保效果、實現緩解農業貸款難的目標,必須設計和完善政策性農業擔保體制機制,培育和提升農業信貸擔保機構的擔保能力。

  一、設置合理的農業擔保資本來源結構,調動各參與者的積極性,實現風險共擔

  農業是弱勢産業,農業生産經營主體是弱勢群體,而農業又具有多功能性,在實現糧食安全、社會安定、生態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政府在解決農業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方面,負有主要責任。因而在設立農業擔保體系過程中,政府應該是主要的出資方和控股方,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農業擔保體系的政策性,保證農業擔保機構的業務要體現國家政策目標。

  但是,在設立農業擔保機構時,應引導和鼓勵甚至要求農業擔保的另外兩個主體參與出資。一是受到擔保的銀行等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對農業生産經營主體放款時,可能由於對客戶的不了解,對其信譽、償還能力不確定,為防止信用風險,才需要農業擔保機構提供擔保,但是,放款金融機構可能因擔保機構提供擔保後而疏于對借款客戶的管理、出現道德風險。如果金融機構出資參股設立農業擔保機構,則會一定程度上緩解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道德風險問題。二是申請擔保的農業生産經營主體或者生産經營主體的組建合作組織或協會、聯合會。如果被擔保對象或者其參與的組織或協會出資參股,也會對農業生産經營主體努力控制項目風險有激勵作用。

  如果將政府、放款金融機構和被擔保農業生産經營主體參與的合作組織或者協會共同出資,那麼三方將形成一個風險共擔體系,將會緩解將風險過於集中于政府的問題。比如我國台灣地區的農業信貸保證基金就來源於政府、簽約銀行及農漁會,比例分別為65%、30%、5%。

  二、優化擔保體系的組織結構,實現合理的擔保決策機制,提高風險識別和管控能力

  農業具有非常明顯的地方特性,農業生産經營主體往往具有小規模、個性化和分散性、偏遠性等特點,為農業提供擔保的機構應該具有接近客戶、了解客戶、管控客戶的能力。農業擔保體系建設推進中,在將省級擔保機構設立和發展作為主要抓手的同時,應該逐步出資控股設立地市級、縣級的擔保分支機構;在保證省級機構統一管理、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切實下沉擔保決策經營重心。這樣,可以防止擔保決策鏈條過長、對基層資訊掌握不充分導致的問題,進而也解決了擔保機構只能為大規模農業經營主體服務、不能為中小微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擔保服務的問題。

  三、限定農業擔保機構的擔保對象和用途,強化農業擔保的專業性

  政策性農業擔保機構應該將業務重點聚焦于農業領域,明確限定農業擔保的對象、用途類別,切實防止偏農離農。擔保領域可以從糧食生産經營為主,逐步擴展到農業其他産業部門。擔保貸款的用途不僅包括生産經營性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産投資貸款、長期土地租金支付貸款,還要包括加工、運銷、倉儲環節的貸款,同時可以逐步延伸到休閒觀光農業、農業基礎設施改良等領域。但是要切實將擔保的領域限定在農業。通過擔保領域的聚焦,逐步加強擔保機構在專用化人才隊伍建設,積累對農業行業的風險識別、分析、評級、管理能力。同時,逐步積累在涉農的反擔保資産價值評估、流轉處置、債權保全等方面的能力。

  四、合理設置擔保比例、擔保限額,合理確立擔保機構與銀行風險分擔關係,並引導金融機構增加中小微農業生産經營主體貸款

  應根據貸款對象、貸款用途,以及貸款項目與國家政策的契合性,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經營業績評級、歷史表現等,設定不同的擔保比例。對於表現良好、努力管理貸款、風險小、債務追償積極有效的金融機構,可適當增加擔保比例。可以設定擔保額度上限,並對小額的貸款給予更多的擔保比例,這樣一方面能夠降低擔保風險,一方面可以激勵銀行提供更多的中小微貸款,增強金融普惠性。從而防止擔保機構貸款發放中壘大戶、集聚風險。

  五、綜合運用再擔保、風險基金、農業保險多種手段,並盡可能和財政的農業支援項目相結合,提高農業擔保的有效性

  農業擔保的設立是幫助發放農業貸款的金融機構分散風險,但是農業擔保本身也是有風險的。需要綜合運用多種風險分散手段,利用多種金融工具進行整合創新。各級政府、擔保機構等需要共同出資設立風險基金,對出現代償的風險損失給予一定的補償;中央政府、擔保機構需要出資設立全國性的農業再擔保組織,為省級農業擔保機構提供再擔保服務;完善和推廣農業保險、農産品價格保險、農産品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幫助農業生産經營主體降低風險,進而也降低擔保風險;需要加強農業産業鏈延伸、一二三産業融合,提升農業的經營能力,也是降低農業風險的重要措施;需要盡可能和國家農業農村發展扶持項目相結合,形成支農合力,提升擔保項目成功率,降低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