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文化:外資企業的“中國策略”
- 發佈時間:2016-01-10 21:17:51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市場的紅利吸引了諸多外國企業“搶灘”日本蒲艾爾株式會社就是其一。正如蒲艾爾株式會社CEO岸本行司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所説,“現在中國政府正在大力發展健康産業,中國人對營養品的認可和接受程度不斷提升,可以想見其未來的巨大潛力。”
研發針對中國需求
“雖然酵素是日本的傳統健康食品,但在中國市場,更優於日本的品質才符合中國的需求。”岸本行司説。“需要知道的一點是,不同國家對酵素品質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事實上,日本人對酵素要求的等級並不高,或者説低於中國。”岸本行司坦言,而中國人由於工作壓力、環境污染、亞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等原因,對酵素的品質要求實際要更高。“因此,日本出口到中國的酵素應該比在日本市面上銷售的酵素標準更高、品質更好,才能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酵素産品功效的期盼。”白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淳産品技術總監汪少飛説,這也是其企業和日本公司合作,在海外開發“定制”適合中國消費者的酵素的根本原因。
中國目前酵素品牌眾多,無論電商還是實體店,各類品牌酵素的銷量都實現突破式增長。隨著中國大陸地區酵素市場潛力的發掘,近年來,美國、中國台灣、日本等地的企業逐漸在中國大陸投資建廠。
不過由於中國酵素産業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汪少飛表示,現階段,酵素産業並沒有相應的標準和規範,一些企業以次充好,更多企業不僅面臨著技術和配方的問題,而且在整個生産流程、技術控制等方面並沒有達到日本、中國台灣等地的水準。
酵素産業報告也分析指出,目前,中國酵素産品生産企業大多是中小型企業,規模偏小,缺乏技術研發能力。“在這一背景下,與日本企業合資、合作開發酵素産品是最好的途徑。”汪少飛説,引入日本的技術和生産線,配合中國的技術要求和配方,這樣酵素才能在品質、功效上滿足中國百姓對酵素的需求。
産品文化共同輸出
在日本,酵素並不僅僅是産品,還代表著其背後的企業文化和家族文化,這些也深刻影響著酵素的品質。
岸本行司説,酵素作為日本傳統的健康食品,擁有和納豆、黑蒜、壽司等傳統健康食品同樣悠久的發展歷史,經歷了從傳統工藝到現代化生産的過程。雖然現代化生産在技術上很容易實現,但酵素行業中,每個家族企業和工廠的配方、製造工藝、發酵控制等都不同,是其特有的傳統工藝,這些不是簡單的流水線可以複製的。“簡單購買生産線甚至模倣生産流程的企業,並不能再現酵素的原品質。即便了解生産工藝以及壓強、溫度的控制,但在一些細節上,比如升壓的速率、溫度控制的速率以及部分特有原材料等,仍是大部分企業所缺少的。”岸本行司説。
事實上,酵素品質的評定有幾個關鍵點。汪少飛介紹道,首先是原料種類的多少。酵素既有從單一植物中提取營養物發酵而成的,也有從高達上百種植物中提取發酵的。其次是發酵時間。在一個時間段內,植物纖維的發酵時間越長,其分解程度就越高,也就越易被吸收和發揮功效。酵素的特點是發酵1年左右活性最高,此後會上升到一個穩定值,因此發酵一年以上能達到充分分解。“當然,這也是生産成本,時間越長,産品成本越高。很多企業,包括一些外資企業,為了快速形成收益會採取短期發酵、快速熟成的方式,2~3個月即灌裝出廠。消費者無法辨別其分子大小和含量比例。”汪少飛説,和淳酵素的發酵時間是現有中國酵素市場中最長的,全部達到1年~3年。而且,其酵素的原材料種類有100多種。
汪少飛説,通過與日本的傳統發酵企業合作,在不破壞原有的酵素活性和效果的基礎上,添加了更適合華人的生産工藝和酵素配方。此外,技術團隊成員曾為日本大型藥粧企業做過産品品控和開發,具備科研實力以及將科研産品化的實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