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思源電氣:“三次創業” 怎樣踏準節拍

  • 發佈時間:2016-01-05 02:31:4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沒人脈、沒品牌、沒背景、沒有可以依靠的外部合作商……青澀的創業企業如何PK行業巨頭?

  金融危機來襲,同行們不惜低於成本“拋售”産品……艱苦卓絕中如何絕處逢生,化險為夷?

  歷經生存、改制、上市的風雨淬練,“跨界”一次設備、二次設備、電力電子三大領域,“三次創業”的思源電氣有著自己獨特的答案——

  22年前,3個人,6萬多元,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發端于上海交通大學一爿十幾平米的狹小實驗室。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成功研發出首臺國産避雷器,並在線上監測儀、電抗器等領域迅速掘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當時,中日合資R公司壟斷了電抗器國內市場95%以上市場份額。思源電氣想與之進行技術合作,然而對方門檻極高的合作條件卻將年輕的思源電氣拒之門外。

  怎麼辦?“我們自己幹!”

  思源電氣火速成立了電抗器研究團隊,成功掌握了電抗器的核心研發和生産技術,産品一經推出,便在上海電力公司成功投運,並很快佔有了國內電抗器95%以上的市場份額。

  那是改革開放迅猛的年代,儘管漸漸豎立起行業品牌優勢,但“管理水準落後、技術人員老化”等弊端也漸漸浮現,倘不改制,極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落寞出局。但是,誰來改制?怎樣改制?沒人説得清這個分寸該落在哪。此時的思源電氣正處於經營業績快速上升階段,但卻無法在較短時間內達到電力行業的準入要求。於是,思源電氣將目光瞄準了建於1967年的江蘇省如皋高壓電器廠,管理層頂住風險果敢地接納了其經營壓力,成功改製成立江蘇省如高高壓電器有限公司。

  2004年,被思源人視為“第二次創業”的第一年:8月,企業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進行兩次募資;幾乎同時,思源電氣投資成立江蘇思源赫茲互感器有限公司,立志成為國內互感器行業的領頭羊;同年11月,投資成立上海思源電力電容器有限公司……那是一段滿懷挑戰與喜悅的“急行軍”歲月,“改制”這一步“大棋”,讓思源漸漸嘗到了創新創業的“甜頭”。

  2007年,公司開始投資研發“三胞胎”龍頭産品:金屬全封閉GIS組合電器産品、高壓動態無功補償及諧波治理裝置、智慧變電站系統裝置。然而,就在這時,金融危機席捲而來,很多電氣企業不惜以低於成本的價格“拋售”産品,艱苦卓絕中,思源迎來了“第三次創業”。

  “當時有人問我,企業應該怎麼辦?要絕處逢生,化險為夷,一方面我們要趁勢抓內部管理,另一方面,我們絕對不偷工減料,越是艱苦,越要把産品品質做好!”董事長董增平至今仍不無感慨。

  當時,思源電氣擬以第一套252kVGIS産品參與國家電網公司的批量招標,按照規定産品要想獲取投標資質,必須在其電網線上無故障挂網投運兩年。思源電氣再次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將産品“送”給各企業和變電站使用。真金不怕火煉,兩年時間,公司以其優質的産品品質迅速贏得業內口碑並取得了國網招標資質。

  此後,思源電氣還積極探索全新的研發管理體系,借鑒IBM公司經典IPD整合産品開發管理模式,差異化應用到企業管理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SIPD——思源卓越整合創新體系。有了一流機制與一流技術的“強強聯合”,550kV金屬全封閉GIS組合電器等一批研發項目取得了重大成功,同時,公司用極短的時間相繼完成對“大功率彈簧操作機構”、“滅弧室”等核心技術的攻關,成為國內首家國際上第四個掌握該技術的公司。

  “不遠的將來,思源將成為全球領先的輸變電設備製造商”,思源人這樣夢想著,也這樣不懈地努力著。

思源電氣(00202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