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俄羅斯經濟遠憂大於近慮 社會指標惡化明顯

  • 發佈時間:2016-01-02 08:28:00  來源:瞭望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俄經濟發展的遠憂可能大於近慮,俄政府短期尚可應付,長期則困難重重,面臨“缺錢”、“缺技術”、“缺市場”等多重困境

  文/李東

  2015年年底,西方對俄制裁再度延期,國際油價也持續低位徘徊,而俄自身經濟結構痼疾難消,俄羅斯經濟發展陷入了內外發展動力全線缺失的窘境。衰退,已成為俄當局不得不面對的“新常態”。

  面對經濟發展的內憂外患,俄總統普京日子不好過,遭遇了其掌舵俄羅斯16年以來最嚴峻的挑戰,而普通百姓更是深刻體味著生活的不易。

  經濟深陷困境

  受自身經濟結構失衡和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影響,俄經濟增速多年來已現持續走低態勢。2014年烏克蘭危機後,又因美歐制裁、油價持續下跌等多重因素打壓,近兩年的俄羅斯經濟發展更是雪上加霜。

  2014年俄GDP僅增長0.6%,幾乎陷入于停滯,2015年以來開始持續失速下探,前三季度GDP同比下降3.7%。儘管經濟發展部認為,俄經濟已在6月探底,第三季度出現向好跡象,GDP降幅收窄,但也承認尚難談及恢復增長。俄央行行長納比烏琳娜指出,2015年是“調整年”,俄當前主要任務就是適應“新條件”。

  俄專家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俄經濟將呈現谷底徘徊的“L”型曲線衰退。

  一是宏觀經濟指標頻亮“紅燈”。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外貿齊“降速”。2015年1~9月,俄固定資本投資同比下降5.8%;工業生産同比下降3.2%;零售業貿易額同比下降8.5%;外貿額更是大幅縮水,同比下降34%,降至3992億美元。其中,俄歐貿易受衝擊最大,雙邊貿易額同比下降38.5%,僅為2932.3億美元,在俄外貿總額中佔比從2014年的49%跌至45.6%。

  二是俄能源經濟命脈遭重創,短期復蘇無望。一方面,國際能源價格持續走低。2015年1~10月,俄烏拉爾原油均價僅為53.61美元/桶,比上年同期的103.04美元/桶下跌47.5%。受油價低迷影響,俄天然氣工業公司預計2015年對歐出口天然氣價格僅為238美元/千立方米,較2014年均價(349美元/千立方米)下降32%,創11年以來最低值。國際能源價格走低掣肘俄經濟增長。據俄專家評估,國際油價每下降10美元/桶,俄GDP增速就將下滑0.8%。

  另一方面,西方跟進制裁,進一步扼殺了俄油氣行業發展潛力。2014年美歐制裁已使俄大型能源公司與西方合作陷入困境。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凍結與俄羅斯石油公司90%的合作項目。2015年7月美財政部擴大制裁“黑名單”,如宣佈將俄遠東鄂霍茨克海南基林斯基油氣田列入出口禁令名單。該油氣田儲量僅次於施托克曼氣田(約有6400億立方米天然氣和9700萬噸凝析油),但其開採難度高,需美歐水下設備,禁令將導致南基林斯基油氣田2018年投産希望渺茫。

  三是財政狀況捉襟見肘。首先是聯邦預算入不敷出。俄預算赤字水準已大大超過當局的心理承受區間,俄政府對1998年和2008年金融危機一直心有餘悸,一直竭力避免出現預算赤字。據俄政府《2015年預演算法修正案》,在油價50美元/桶、美元對盧布匯率1:61.5的基礎上,2015年預算赤字為2.675萬億盧布,佔GDP比重升至3.7%。俄聯邦《2016年預算草案》半年來幾經修改,最終將基準油價從60美元/桶下調至50美元/桶,在通脹率為6.4%、美元對盧布為1:63.3的條件下,2016年預算赤字為2.3萬億盧布,佔GDP比重將為3%。

  其次,地區財政危機也更加深重。俄財政部預測,2015年俄各聯邦主體總赤字為4300億盧布。截至2015年10月1日,各聯邦主體的總債務約為2.5萬億盧布,較年初增長3.8%。《2016年預算草案》中預計地方赤字將為4120億盧布。國際評級機構“標普”警告稱,因可能得不到聯邦中央的及時援助,俄各聯邦主體金融穩定面臨威脅。俄財政部已計劃將對地方的預算貸款從1400億盧布提升至3100億盧布。俄杜馬預算和稅收委員會主席馬卡洛夫也表示,支援地區預算將是2016年聯邦預算的三大優先方向之一。

  社會指標惡化明顯

  受經濟衰退影響,俄羅斯社會指標惡化,民生保障困難。

  其一,居民實際收入“縮水”。2015年1~9月,俄實際月平均工資同比降幅高達9%,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3.3%。俄官員指出,2015年居民實際工資降幅將達8%~9%。根據經濟發展部最新的《2016-2018年宏觀經濟預測》,未來俄居民收入或將低於2014年水準。

  其二,失業人口持續增加。2015年1~9月,俄失業人口同比增加6.8%。最新民調顯示,32%的人稱近期有1個親友失業,23%的人表示有2~3個,9%的人稱有4個或以上。而年初只有1/4的受訪者表示有朋友剛失去工作。未來裁員風險較高的行業是銀行業、個人服務業、建築業和大眾傳媒業。

  其三,物價節節攀升。2015年1~9月,俄消費品價格指數同比增加15.9%。一些商品漲價速度甚至高於通脹水準。自年初以來,俄葵花籽油價格上漲32.5%,米、魚、糖、蘋果和牛肉價格分別漲26%、22%、17%、16%和15%。民調顯示,物價上漲已成為民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其四,貧困人口激增。2015年上半年,收入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共2170萬,佔總人口的15.1%,比2014年同期增長2%,凈增加280萬。

  其五,醫療和教育支出下降。為優先保障國防預算,《2016年預算草案》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支出同比將下降8%,佔總支出比例從3.6%降至2.4%;教育領域支出下降8.5%,佔總支出比例從4.1%降至3.6%,其中高等教育領域支出僅為2012年的78%。

  金融風險有所緩釋

  烏克蘭危機以來,世界三大評級機構接連下調俄主權信用評級,其投資環境不斷惡化,金融市場不安情緒強烈,2014年底俄羅斯匯股兩市一度大幅波動,險釀成金融危機。

  幸運的是,2015年以來,隨著俄經濟逐漸適應經濟增幅降低局面以及當局出臺一系列措施,俄金融市場趨於穩定,金融風險有一定緩釋。

  主要表現在,一是外債規模下降。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俄羅斯外債總額降至5216.1億美元(2014年7月曾高達7327.79億美元),為近4年半以來最低值。其中,非銀行部門外債總額3399.54億美元,較年初減少9.4%;銀行外債總額1386.03億美元,較年初減少19.2%;政府外債總額321.35億美元,較年初減少22.8%。俄央行行長納比烏琳娜表示,俄已成功度過外債償付高峰期。

  二是資本外流之勢好轉。2014年資本外流高達1530億美元,是2013年兩倍多,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多200億美元。數據顯示,2015年1~9月俄資本外流僅為450億美元,其中9月出現自2010年第二季度以來的首次資本凈流入(53億美元)。

  與此同時,俄羅斯仍具備一定的金融風險承受能力。一是俄金融體系抗風險能力較強。俄近年來對銀行業風險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俄央行持續強化對銀行與金融市場管控,近兩年已吊銷百餘家銀行和投資公司的從業許可,禁止部分金融機構利用金融工具投機證券市場。

  二是經濟仍有“安全囊”。截至2015年12月1日,俄外匯儲備仍有3647億美元,國家儲備基金為594億美元,國家福利基金為722億美元。同時,外貿順差保持高位,經常賬戶外匯進項結余保持平穩,2015年前三季度為1275億美元。

  遠憂大於近慮

  面對困局,2015年1月,俄羅斯政府推出總額2.3萬億盧布(350億美元)共計60項任務的“反危機計劃”,主要包括:縮減預算支出,將2015年大部分預算項目減支10%,2016~2017年每年預算開支至少減5%;降低稅收,2015~2016年將國內航空和近郊鐵路運輸增值稅由18%降至10%;支援中小企業,政府採購和招標向小微公司傾斜,允許地方政府自行對其減稅;保障社會穩定,撥款1880億盧布(34億美元)和520億盧布(9.5億美元)用於保證退休金和支援就業;加大國家支援力度,政府確定總額為3000億盧布的國家保障計劃以支援重點骨幹企業;積極發展進口替代,俄工貿部制定18個領域進口替代計劃,落實這些計劃可以在2020年前將進口依賴率從88%降低到40%。此外,普京下令從3月1日起將部分國家公職人員工資下調10%。

  然而,“救火計劃”能解燃眉之急,對挽救經濟衰退卻是“杯水車薪”。俄第一副總理舒瓦洛夫在計劃推出之初就坦承,當前危機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為嚴峻持久,但反危機投入遠不及當年。俄專家認為,反危機計劃基本未觸及結構改革,難有實效。

  計劃實施近一年以來,各部門意見相左,落實阻力重重。10月21日,俄政府向國家杜馬彙報“反危機計劃”執行效果:截至10月1日,反危機的“60點計劃”中只完成17項,“部分完成”21項,“未完成”22項;在國家劃撥的2萬億盧布中1/3以上至今仍未動用。梅德韋傑夫總理怒斥經濟發展部、能源部、財政部和工貿部,並稱要對相關部門追責。舒瓦洛夫則表示,2016年將不會再有“反危機計劃”。

  更為嚴重的則是,俄經濟發展痼疾難消。俄經濟對油氣産業形成“慣性依賴”,且越陷越深。2014年,俄油氣出口收入共計3450億美元,佔俄出口總額的66.3%,聯邦預算收入的52.2%以及GDP的18.7%,創歷史新高。出口資源是俄政府保障財源、維繫公共開支和政權穩定的最便捷手段,但也導致“順境時無心、困境下無力”搞“創新發展”的窘境,産業結構調整更多是“紙上談兵”,發展嚴重缺乏“後勁”。

  2015年11月,普京再次強調,要繼續保持在能源領域投資,使其發揮國民經濟“火車頭”之一的作用,但這將導致俄羅斯能源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的進一步固化,加之當前西方對俄制裁劍指油氣等俄經濟支柱産業、國際油價持續低位徘徊,未來俄政府的經濟發展政策可能會越來越被動,應對舉措並不多。

  需要指出的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遠憂可能大於近慮,俄政府短期尚可應付,長期則困難重重,面臨“缺錢”、“缺技術”、“缺市場”等多重困境。陷入衰退狀態的俄羅斯經濟,憑藉其自給自足的資源優勢雖崩潰無虞,擺脫當前的困境卻並不容易。

  (作者單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