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銀行業改革需改變供給側“倒金字塔”

  • 發佈時間:2015-12-10 02:14:2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 金融視野

  過度發展的金融體系會鼓勵經濟主體過度負債,並造成實體經濟的資源錯誤配置,甚至對實體經濟的增長産生“擠出效應”。以大型化、集中化為表現特徵的銀行資源供給結構與小型化、分散化的民營經濟出現了嚴重的不相匹配。

  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下行,銀行業作為典型的“順週期”行業,增長也邁入了泥潭。據《新京報》昨日報道,16家上市銀行三季報顯示,僅有四家利潤增速保持在兩位數,而國有大行凈利潤增幅幾近觸“零”。

  中國銀行業新舊增長動力青黃不接之際,供給側改革也登上了舞臺。中國銀行業對促進資源有效配置的積極作用日益明顯,但在三期疊加的宏觀背景下,從金融供給的品質和水準角度來考察,固有的痼疾和缺憾日益凸顯。

  其中最明顯的正是供給規模與經濟發展不匹配。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外本外幣資産總額為192.7萬億元。總體上,銀行業偏愛“速度”“規模”情結。根據IMF提出的“金融過度論”,金融體系發展規模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存在倒U形“閾值效應”:過度發展的金融體系會鼓勵經濟主體過度負債,或向不具備償債能力的經濟主體提供融資,從而增加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並造成實體經濟的資源錯誤配置,甚至對實體經濟的增長産生“擠出效應”。

  更為重要的是,供給結構與融資需求不匹配。統計顯示,中國企業類型分佈呈“金字塔形”,大中型企業數量佔比僅1%,而佔有金融資源的65%,呈“倒金字塔形”。根據央行的測算,中國銀行業對規模或限額以下企業的貸款覆蓋率不及5%,不僅明顯低於發達國家54%的水準,而且低於規模以上企業覆蓋率約25個百分點。以大型化、集中化為表現特徵的銀行資源供給結構與小型化、分散化的民營經濟出現了嚴重的不相匹配。

  銀行業是中國經濟的核心。如何發揮銀行業對新經濟的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既是其自身突出重圍、轉危為機的需要,更成為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進程中的關鍵一環。

  在銀行業的供給側改革中,首先需要摒棄“負債至上”的傳統經營理念。商業銀行要真正滲透到消費升級、産業升級和結構升級的進程中去,形成促進金融服務與消費升級、産業升級融合創新的全新格局。銀行應當從自身的經營特點和經營優勢出發,充分釋放網際網路、物聯網、移動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在金融創新中的應用,拓寬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渠道和領域,並強化銀行資金導向,提升金融功能與産業轉型升級的契合度。

  此外,金融供給與不同經濟實體的適應性也需要加強。如大力發展和延伸金融産業鏈,圍繞權益性融資以及與此相配套的投資銀行業務、金融市場業務,以適應初創階段企業、行業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使新技術處於孕育期、新企業處於初創期獲得更多的金融資源。

  目前,中國商業銀行傳統經營管理理念影響猶存,部門職權利益化、協調成本高等“部門銀行”特徵仍需改善。商業銀行要儘快構建起“流程銀行”的經營體制,以業務流程來重構組織架構,形成垂直化、扁平化的管理架構,全面推進業務流程的自動化和標準化,從整體上來提升商業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效率。

  □史晨昱(工行資深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