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政貨幣政策:分道揚鑣 各自為政

  • 發佈時間:2015-12-30 05:52:1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面對總體經濟形勢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而且各國經濟走勢分化的格局,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相應推出了各自的財政貨幣政策,以應對撲朔迷離的形勢。

  美國在本年度最後一次議息會議上決定,加息25個基點,結束了長達7年的零利率狀態,標誌著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之路開啟。美聯儲主席耶倫強調,美聯儲未來一個時期的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寬鬆,加息路徑將取決於經濟發展前景及廣泛的經濟數據,採取“漸進而謹慎”的方式,以確保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繼續支撐美國經濟持續復蘇。

  2015年,歐盟成員國財政政策對經濟的影響由緊縮轉向中性,鼓勵享有財政盈餘的成員國拿出財政資金用於生産性投資。與此相應,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為歐盟經濟增長創造了條件。今年3月份,歐洲央行正式啟動量化寬鬆措施,每個月出資600億歐元購買歐元區成員國債券,直至2016年9月。12月3日,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會議決定將隔夜存款利率由原來的-0.2%下調至-0.3%,並延長了量化寬鬆政策措施的期限。

  在歐盟內部,主要成員國的財政貨幣政策選擇也各有側重,觀點不一。英國經濟政策的核心是“削減赤字”。2015年,雖然對於國民醫療體系和教育的投資進一步增加,但是英國政府削減了總體預算,政府開支增幅僅為1.8%。近期由於英國通脹率不及預期、外部經濟環境波動頻現,各界對於英格蘭央行加息預期已經從2016年初向後推遲。儘管歐元貶值給德國出口行業帶來了不少利好,但面對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德國的反對聲音一直較大。德國聯邦銀行行長魏德曼認為,歐洲央行的政策已經超級寬鬆,歐盟經濟也在反彈,因而反對繼續採取進一步的寬鬆政策。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曾向歐洲央行官員發出警告稱,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會造成錯誤的獎勵,從而削弱各國實施改革的意願。至於歐洲另一大國,法國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為企業“減負”上。不久前,飽受爭議的馬克隆法案艱難地獲得了國民議會批准,這項由經濟部長馬克隆力推的法案修改計劃希望為法國經濟“鬆綁”。該法案通過後不久,位於巴黎市中心的12個“國際旅遊區”周邊商鋪已被獲准在週日營業。

  2015年,俄羅斯政府經濟政策以穩定經濟形勢為首要任務。為提振經濟,刺激借貸,俄央行2015年內五次降息至11%。此後俄央行維持關鍵匯率不變,以應對較高通脹風險,有效控制了資本流出速度。同時,俄政府在財政方面嚴格控制赤字規模,在2015年前11個月中,政府財政赤字為9570億盧布,佔本年度GDP的2.8%至2.9%,完全能夠由儲備基金保持收支平衡,沒有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加之,利用盧布匯率穩定時期,俄央行適時大量購買美元,外匯儲備年底達到3645億美元。

  同為發達國家的日本,其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今年已進入第三個年頭。日本央行繼續以購入國債的方式向市場投放大量貨幣,以期將通脹率提高至2%以上。但事與願違,由於今年國際原油和初級産品市場普遍疲軟,拖累日本國內石油價格持續走低,其央行的通脹目標漸行漸遠。目前,日本央行的政策手段幾乎用盡,利率接近負數,繼續擴大貨幣投放風險很大,量寬政策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與歐洲和日本不同,在政府和國內輿論的壓力下,南韓央行一直傾向保守的貨幣政策徹底逆轉,效倣歐洲國家和日本央行,加入到了“競爭性貨幣貶值”行列。南韓先是在3月12日將基準利率由2.00%下調至1.75%,與此前的歷史最低點持平;隨後在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疫情爆發後的6月,再次將利率下調25個基點,刷新了南韓利率下限。

  面對外部不利因素增多、經濟增速下滑的局面,為減小宏觀經濟的波動,刺激經濟增長,新加坡金管局今年內二度放寬貨幣政策。先於今年1月突然宣佈放寬貨幣政策,並於4月份維持不變,10月再度放寬貨幣政策,並調低了新元匯率的可波動範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經濟下行風險是金管局優先考慮的問題。

  在備受矚目的印度,2015年政府通過收緊貨幣政策以及穩健的財政政策,成功結束了長達數年的高通脹時代,並且將中央政府財政赤字控制在國內生産總值的4.1%。此外,在提高外資上限、提供稅收減免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印度2015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額度較去年上升24%,首度在外商直接投資目的地名單中躋身前十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