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澳自貿開闢中企發展新天地

  • 發佈時間:2015-12-25 04:31:1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榮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澳自貿協定於2015年6月正式簽署,並於2015年12月20日生效且第一次降稅,2016年1月1日實施第二次降稅。

  中澳自貿協定在貨物領域實現了高度的自由化:中國96.8%的稅目將實現自由化,且均採用線性降稅這一簡單直接的降稅方式,其中5年內完成降稅的稅目比例為95%,剩餘産品降稅過渡期最長不超過15年。這為中澳合作和中企發展打開了巨大的空間。

  更多商機

  業內專家表示,中國的進出口企業應在自貿協定正式實施後,充分利用好原産地證書這一有價證券,享受關稅減免優惠。中國海關總署副司長徐慧筠表示:“對於進出口企業來講,在出口訂單拿到以後,就應該到當地貿促系統和質檢系統去申請中國對澳大利亞的原産地證書,憑著這樣的原産地證書,可以在海關申報時享受到新的稅率。”

  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對降稅雀躍不已,有人擔心這會對中國的乳製品行業造成很大的衝擊。不過中國商務部已明確表示,中澳自貿協定簽署以後,部分産品比如乳製品等不會立刻大幅度下降關稅,而是分年度執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該協定將使中國對澳大利亞農産品出口商和服務部門開放市場,同時使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放寬對中國投資的限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貿組織研究院副院長屠新泉告訴國際商報記者。

  有分析稱,未來,在澳有上千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商機等待中國企業去挖掘,預計將有大量中國海外投資投向澳大利亞的農場、酒莊、礦産。不過,澳大利亞現行政策規定,來自國有企業的投資無論金額大小都需要經過審查,並且澳大利亞將繼續審查規模在1500萬澳元以上的農用土地投資項目。

  據悉,中國對澳大利亞投資額從2005年約5.87億美元增至2013年的34.58億美元,年均增長24.8%。中國對澳大利亞投資存量主要集中在採礦、租賃和商業服務、金融、房地産、批發和零售、製造業和建築業等領域。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中國對澳農業投資也開始起步。實際上,中國企業對投資澳大利亞有著濃厚的興趣,早在中澳自貿協定完成實質性談判後,中國就有企業家組團赴澳考察,他們的主要目標就是農業和礦産。

  農業先行

  而在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劉寶成看來,中澳自貿協定帶來強者參與中國市場,將進一步加快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只有同強者開展競爭與合作,才能真正推動中國農牧業的現代化。”

  實際上,中澳自貿協定簽署歷經波折,就是雙方在各自敏感領域協商妥善處理的過程。以牛肉為例,為了防止進口過快增長對國內産業産生衝擊,自貿協定對牛肉設定了一個特殊保障機制,設置了10年這一較長的過渡期安排。

  匯源果汁集團相關人士對外透露,他們已經考察了澳大利亞5家農場,計劃選擇其中的1~2家進行收購。此外,中澳自貿協定在服務領域也有突破,澳方承諾自協定生效時對中方以負面清單方式開放服務部門,成為世界上首個對中國以負面清單方式作出服務貿易承諾的國家。中方則以正面清單方式向澳方開放服務部門。此外,澳方還在假日工作機制等方面對中方作出專門安排。

  “當前我國的産品品質特別是食品品質問題,制約著居民消費積極性。”劉寶成説,國內企業在接受來自澳大利亞相關行業企業衝擊的同時,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可以借鑒學習對方的管理經驗。

  更值得關注的是,劉寶成認為,中澳自貿協定符合中國戰略佈局。從目前同中國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和地區來看,無論是南韓、東盟,還是紐西蘭、澳大利亞等,都是圍繞“一帶一路”展開,這些國家和地區都處於一個扇形結構中,經濟一體化模式已經展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