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務院常務會金融部署:“去杠桿”、“混業”考驗監管智慧

  • 發佈時間:2015-12-24 12:21: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12月24日電 (李海霞)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大金融體制改革力度,優化金融結構,積極發展直接融資,並部署了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豐富直接融資工具、加強仲介機構監管、促進投融資均衡發展、強化風險防範等五項具體措施。

  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在於去杠桿

  會議指出,確定進一步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措施。此提法更加強調“進一步顯著提高”。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説,其主要原因是當前我國實體經濟融資仍以間接融資為主,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和杠桿率在當前尤其受到重視。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也認為,“去杠桿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而去杠桿,一方面要限制負債總量;另一方要提高權益資本的比重,擴大自有資金的規模。為此,必須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市場。”

  剛剛落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指出的“去杠桿”任務,對於防範化解我國金融風險既系統全面又突出重點。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李揚表示,去杠桿是當前世界經濟回暖的必要環節,落實到中國經濟就是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

  李揚表示,去杠桿是今後的一項戰略性任務,而目前所謂“杠桿轉移”的辦法,需要重點關注三方面結構調整。一是期限錯配,主要體現在地方政府債務中,城市基礎設施的投融資機制,是中國下一步金融改革的“攻堅點”。二是應大力發展長期信用機構和政策性金融機構,新興工業化正在中國興起,城市化投資更需要長期資本。三是應依據收入和支出、責任匹配的原則,積極調整中央與地方間的財政關係。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方面,會議提出,建立上海證券交易所戰略新興板,支援創新創業企業融資;完善相關法律規則,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增加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數量,研究推出向創業板轉板試點;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

  在曾剛看來,這些舉措將促進我國直接融資市場結構逐漸完善,為不同類型的企業融資提供了更多可以選擇的渠道。

  “戰略新興板不僅是資本市場落實國家戰略的著力點、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試驗田,更是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的必要屏障。”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本次國務院會議在戰略新興板之後,重點提到了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表明目前已引起政府高度關注。

  金融業綜合化經營的大門開啟

  會議指出?研究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交叉持牌,穩步推進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在風險隔離基礎上申請證券業務牌照。

  魯政委認為,這意味著,我國金融業綜合化經營的大門已經開啟。

  在他看來,直到目前為止,我國總體上仍然是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個別擁有多牌照的金融機構,也主要是通過向國務院個案報批的方式完成的。

  “但實際上,從産品和業務實質來看,我國目前的金融狀況早已出現了明顯綜合化經營的格局。”魯政委表示,此時,因勢利導允許綜合化經營,既能夠防範利率市場化之下、銀行利潤來源單一而可能出現系統性倒閉風險,又能夠使得企業更少借助通道而更加清晰可見,便於監管。

  “混業”和“跨界”成為了目前金融産品的標簽。有關金融機構的監管也將適應混業經營的趨勢,優化、調整現行的分業監管架構。

  事實上,今年五中全會公報中有關金融監管改革的表述 “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短短22個字,透露出我國金融監管改革的落腳點和目標。

  目前,我國形成了央行宏觀監管和“三會”(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微觀監管的金融監管體系。對於增強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市場的競爭能力、更大範圍地防範金融風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曾剛説,“由此來看,‘十三五’期間金融監管的大趨勢應該是,適應混業經營的趨勢,優化、調整現行的分業監管架構。”

  在他看來,我國目前金融監管體系需要進行改革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商業銀行混業經營步伐加速。二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也紛紛搭建混業經營平臺,涉及銀行、保險、證券等核心金融牌照。三是不同金融機構在業務層面的差異越來越小,業務層面混同發展。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早前在接受採訪時也建議成立中國金融管理委員會,在內部分為不同的行業,最終實現從目前的功能性監管成為金融的綜合監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