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華時評:用好減稅四兩撥千斤

  • 發佈時間:2015-12-24 12:01:3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姜偉超、張建)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行減稅政策”,要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正稅清費,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研究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實行減稅政策,抓住了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有利於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必將為我國經濟發展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打造新動力。

  近年來,稅費較重已對我國企業生存發展造成一定的困擾。高額稅收,不僅壓低了投資回報率,也抑制了全民創新創業的積極性,進一步影響到消費釋放,明顯與我國經濟換擋期調結構、促消費的需求相悖。

  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依舊存在,需求不足和産能過剩並存。刺激和抑制兩難的背景下,通過實行減稅政策,既可以有效釋放企業活力、社會資本活力,增加我國經濟的內生動力,又可以將減稅的利好傳遞至消費終端,激發消費活力。

  以今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優惠政策為例,受該政策影響,我國乘用車銷量扭轉此前同比下滑態勢;11月,我國汽車産銷延續上月回升態勢,環比和同比均呈快速增長,産銷量雙雙超過250萬輛,創歷史新高。

  事實上,從2011年“營改增”開始,我國一直在為減稅探路。今年我國2次下調關稅,促消費回流;同時,為激發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將企業所得稅減半徵收的年應繳納所得額提升至20萬元;增值稅改革效應仍在持續釋放,截至6月底,全國509萬戶納稅人納入“營改增”試點,累計減稅4848億元。這些減稅舉措取得的效果,證明減稅是當前撬動經濟的杠桿,可以四兩撥千斤。

  展望2016年,減稅將成為我國經濟工作的一個重要方向。“網際網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製造”等凝聚智慧和創新的領域,無疑將是減稅受益方向。而這些領域,正是我國經濟未來潛力所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