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山東加快選育抗赤霉病新品種

  • 發佈時間:2015-12-21 07:33:3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呂兵兵

  12月17日下午,山東省東明縣麥豐小麥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馬國興告訴記者:“這幾年,在合作社的技術指導下,咱這裡的小麥平均畝産都在1000斤以上,好的地塊能打到1300斤。不過,赤霉病的危害卻越來越大,連續兩年都導致減産10%左右,是現在種麥子的最大威脅。”

  據了解,小麥赤霉病是由禾谷鐮刀菌引起的世界性小麥病害,被稱為小麥的“癌症”。國家小麥産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王法宏介紹,此前,赤霉病在我國主要發生在長江中下游冬麥區、東北春麥區東部及華南冬麥區,近年來隨著氣候和耕作制度的變化,流行區域不斷擴大,目前已經擴大到北部冬麥區。山東2012年突發赤霉病危害後,近年來一直有所發生,一般流行年份可造成5%到10%的産量損失,個別嚴重地塊可導致相當程度絕收。

  “而且,赤霉病還會産生毒素污染,影響食品安全。”馬國興説,“因此,赤霉病高發的地塊,會對小麥的銷售産生影響。因為赤霉病使小麥稻瘟病粒增加,造成‘不完善粒’超標,很多廠家會拒收。”

  王法宏介紹,近幾年山東為預防或減輕赤霉病危害,在栽培上做了大量試驗,並初步形成了一套防治技術。主要做法是,在小麥齊穗期至揚花期增加一次噴藥,主要噴施美雨、多酮、多菌靈,氰烯菌酯、戊唑醇等藥劑。噴施後如遇連續陰雨天或大霧天,還需增加一次噴藥。“咱就是看著80%的麥穗出來了,就抓緊組織社員噴藥。”馬國興説。

  王法宏坦言:“目前,我們對赤霉病還只能是被動預防,加快選育高抗赤霉病的新品種才是關鍵。”

  然而,目前在抗赤霉病小麥品種選育方面,仍有實際困難。據該院作物所小麥育種研究室主任劉建軍介紹,2012年我國暴發了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小麥赤霉病,黃淮和北部冬麥區主推品種均表現高感,感病品種在赤霉病暴發年份即使配以化學防治也難以奏效。國內外抗赤霉病鑒定結果表明,在小麥及其近緣植物中沒有找到真正高度免疫的品種或材料,且不同小麥品種材料的抗病性存在明顯的差異。

  對此,2012年以來,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高度重視小麥抗赤霉病遺傳改良工作,制定了遺傳改良方案,明確了近期和中長期改良目標,力爭儘快選育出抗赤霉病的小麥新品種。從國內外引進了20多份抗赤霉病相對較好的親本材料及部分分子標記,通過與“濟麥22”和“魯原502”等品種(係)雜交、回交,建立了3套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遺傳改良群體,並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跟蹤和聚合目標基因。同時,對種質資源保存的種質進行接種鑒定,篩選出一批抗赤霉病較好的材料,為加快選育奠定了基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