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何以創新 唯有專注

  • 發佈時間:2015-12-21 05:59:4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企業創新首先需要的是去掉浮躁之心,回歸實體經濟。其次,要搞好創新必須專注所在領域,集中力量重點突破。此外,企業家還需要有全球視野,始終站在行業前沿。惟其如此,企業才能保持長久的活力

  通用電氣公司(下稱GE)的轉型故事,對於中國製造業的創新,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務性公司,最近GE讓全球大吃一驚:宣佈戰略轉型,斷臂金融,回歸工業本質,專注高端製造業。在中國一些製造企業紛紛多元化,爭先恐後置備金融板塊業務的今天,GE的選擇似乎讓人費解。

  GE涉足金融業務,最早是服務於工業的,但之後卻越來越背離初衷,乃至到後來本末倒置,擠壓了工業發展空間。這家由愛迪生創立、有著悠久發明創造傳統的公司,在外界眼中越來越像是一家金融公司,而在GE內部,科學家和工程師越來越感到自己的地位不如資本部門的同事高。現任總裁伊梅爾特長久以來對於GE過於依賴金融業務獲得大塊利潤而感到懷疑和不安。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結結實實給了GE當頭一棒。經歷重創的GE認識到扭轉方向盤的時候到了。脫離金融業務,專注高端製造業的發展思路公佈後,GE股價應聲上漲。

  這個美國製造巨頭螺旋式發展的故事,令人聯想到當前的中國製造業。中國製造業,該是去掉浮躁心,回歸實體經濟的時候了。

  一位老企業家曾告訴筆者,時下不少商學院紛紛聚攏企業家,然而,讓他們學的不是如何做企業,而是如何玩金融、賺快錢。於是,一些企業家回到企業,心已經散了,天天想的是資本運作,投資暴富,哪有什麼心思做實業!須知,實業與金融,是皮與毛的關係。金融發展的根基在實體經濟。離開了實體經濟,金融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製造生産能力世界第一,但是同構競爭、同質競爭激烈,主要處於配套、組裝等中低端環節,缺少關鍵技術、關鍵設備,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缺乏核心競爭力和世界著名品牌。這個瓶頸,極大制約著我國産業水準和競爭力的提高,也使中國製造處於發達國家高技術和發展中國家低成本的雙重競爭壓力之下。若要突圍,只能是直面困難,加強創新,實現自我提升,走向中高端。而企業如何創新?首先就需要企業家們去掉浮躁心,不畏爬坡過坎,回歸實體經濟。

  其次,企業願意搞創新了,還要會創新。創新很難,唯有專注。這是現實的戰略選擇。要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鏈控制力和影響力,就必須通過掌握核心技術增強核心競爭力。而做到這一點,在資源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全面開花不現實,聚焦一點,進行重點突破,卻是可行。康斯特是一家埋頭十年,專注于壓力檢測表製造的“小個子”,卻做到行業裏全球細分産品的“隱形冠軍”。靠的是技術創新,而創新搞得好,就是靠一直在細分行業裏頭做專、做精。儀器儀錶的發展趨勢是手持化、現場化。他們就主攻把産品做小,將産品網路化、自動化、資訊化,幫助用戶節約大量時間,解決用戶的痛點。企業負責人説,轉型很難,唯有專注。否則,四面出擊,只有失敗。

  專注,還是一種方法選擇。人人都説喬布斯是網際網路經濟的標桿,但是喬布斯更是製造業的標桿。喬布斯提出,在行業裏頭,把産品做成世界最好的産品,打造“爆品”。這揭示了創新的一個基本方法:單點突破,然後再從點到面,走向高端,成為市場的領導者而不是跟隨者。

  創新,還需要全球視野。筆者採訪一位企業家,他有一個創新的觀點讓人印象深刻,叫做“去矽谷”。他們公司把矽谷當成辦事處,派員工去定居,然後不斷接觸最新鮮的技術,始終保持對新事物的敏感性。從戰略上,鎖定全球最活躍的技術點,企業技術的敏感性就一定會強。在這位企業家看來,中國和美國從某種意義上是在同一個跑道上。因此,用全球視野來配置創新資源,美國公司能用的,中國公司一樣也可以利用。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世界已經成了越來越小的地球村,企業家如能以全球視野站在技術制高點上,自然可以傲視群雄,無往不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