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揭開2015高收視之謎

  • 發佈時間:2015-12-20 06:31:4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抗戰劇、IP劇、仙俠劇……2015年,電視劇市場大片雲集、題材多樣、製作精良、熱點頻出,熒屏在成為話題提供者之後,又進一步夯實了文化傳遞者的責任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特殊的年份使得今年的國産電視劇中抗戰題材數量最多,影響最廣。2015年又是中國電影誕生110週年,作為融合電影藝術和多種表現形式為一體的電視劇,本年度國産電視劇的水準整體提升,大量具有中國特色的經典元素得以在電視熒屏綻放異彩。

  家國情懷恢弘

  2015年度國産電視劇履行了“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的職責,從多個角度展現了中國經典的藝術生命力。

  無論是近代抗戰劇、古裝歷史劇,還是當代都市、鄉村劇,甚至包括網路劇,2015年度國産電視劇展現的家國情懷都是最重要、最動人的主題。

  央視在暑期播出的學人抗戰劇《抉擇》,首次聚焦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學界精英們面對“南遷”和“留京”展現的人生態度和抉擇。故事以紮實的學人救亡經歷,深刻的人生抉擇命題,以及主人公催人淚下的情感際遇,獲得觀眾認可。劇中,在救國救亡的宏大背景下,幾位角色之間的生離死別將個人情愛與家國情懷融合,劇情張力十足。

  抗戰劇《偽裝者》除了具有戲劇張力的奇情,還多了能夠讓人共鳴的溫情,這溫情支撐著明家四姐弟中國式的家國情懷。在年夜飯的那場戲中,看到明樓和明誠並肩站在門口放煙花時大姐泫然而泣,在外殺伐決斷的樓、誠二人孩童般地向大姐討紅包,飯桌上明臺向明樓撒嬌要手錶,明樓明誠順從大姐命令給小弟唱曲子。通過一頓中國家庭最常見的年夜飯,讓深情發生在這些于硝煙中艱難生存、刀尖舔血的偽裝者身上,反差之下倍感溫暖。正如明樓對大姐所説,“先有國後有家”,在動蕩年代之中,明家四姐弟相親相愛的親情昇華為共同效力家國的格局,令觀眾心有慼慼。《偽裝者》的編劇張勇説,“我想把這個戲寫成一個表現家國情懷的戲,貫穿中華民族的悠久傳統”。

  以青島城市發展史為視角的商戰傳奇《青島往事》,講述了碼頭三兄弟德發、天佑、滿倉從白手起家創業,到為利益反目,再到聯手抗戰的故事,折射出青島的百年風雲變幻。情節跌宕起伏,在平民情懷中彰顯家國意義。

  9月播出的古裝傳奇劇《瑯琊榜》反映權術但不歌頌權術、刻畫厚黑卻不崇尚厚黑,指引了明亮的方向。梅長蘇所言: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他明瞭“忠君”與“愛國”的區別,他知道“國”乃由“國民”組成,實現“國民幸福”方是“愛國”真諦。九宮山上,眾將士同仇敵愾、奮勇殺敵的豪邁;朝堂之上,群臣不懼龍顏,齊心為真相、正義據理力爭的場面,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觀眾。與風花雪月的兒女情長相比,這份家國情懷更令人動容。導演孔笙坦言,“我們思考最多的是,今天如何呈現最佳的光影鏡頭、最好的中國故事,向觀眾傳遞正能量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該劇目前正在南韓播出,東南亞地區的版權也已經售出。

  鉅資與新貴頻出

  今年,從政策層面上看,“一劇兩星”的政策出臺一年,電視劇市場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每晚黃金時段同時播放的電視劇比往年多了,同時段競爭也加劇了。在這種情況下,製作大,畫面好看,演員大牌的電視劇更容易受到關注。因此,電視臺在購買電視劇的時候就會傾向於選擇製作更大、更精緻的電視劇來播出。只有這樣,獲得較高收視率的幾率才會更大。

  “真正好的劇才會有更好的收益。”《瑯琊榜》的製片人侯鴻亮認為。如在購買復播權時,評價良好的電視劇才能獲得更多青睞。

  縱觀今年獲得較高收視率的電視劇,大製作是一個共性。年初,古裝劇《武媚娘傳奇》製作方聲稱投資3億元,到回收時,它的首輪播放權就賣了2.68億元,視頻網站獨播權賣給樂視網又掙了7800萬元。年中熱播的仙俠劇《花千骨》總投資達到了1.05億元,到了播出階段,它就為製作方帶來了近2億元的收入。最近熱門電視劇《羋月傳》,官方説法投鉅資近3億元,特效、服裝、道具投入巨大,這也是觀眾感興趣的話題。

  不光是這些受到年輕人熱捧的劇目,11月播出的抗戰劇《大秧歌》收視率也很好。它的製作費用也不低,79集的電視劇製作費用達2.08億元。它首輪播出在天津衛視和江蘇衛視,與話題度很高的都市劇《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同時播出,收視率居於同時段黃金劇場的前列。

  2015年在大製作、高精度電視劇市場競爭之中,還有一個頻繁出現的現象是網路小説題材劇成為市場新貴。《錦繡緣華麗冒險》、《武媚娘傳奇》、《何以笙簫默》三部收視大劇,皆是改編自網路受粉絲追捧的網路小説。

  網路小説題材劇的大熱既説明熒屏需要更多好故事好創意,也説明在“網際網路+”時代,網路小説粉絲對電視劇這種傳統藝術形式的推動作用。文學、動漫、影視、遊戲、音樂、綜藝節目都不再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勢必融合得更加緊密,而電影電視劇已成為網路小説最佳變現渠道之一。

  儘管從目前看來,網路小説題材劇作為一個新生事物,不光有青春的朝氣,還存在版面授權混亂、題材扎堆等現實問題,使這一新生事物陷入“焦慮”。但是,網路小説題材劇的亂現象一定會在未來得到解決。因為,這一題材燒起的大火將加熱2016年的電視熒屏,在低端的粉絲經濟走向品牌經濟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彰顯時代特徵、符合觀眾審美、有文化追求的電視劇才會在未來成為收視的贏家。

  製作精良考究

  在電視劇製作費用一路看漲的2015年,“一劇兩星”帶來的另一個變化是電視劇製作更精良。

  在“豆瓣”評分高達9.3分的《瑯琊榜》,以其道具、服飾、禮儀、畫面、配樂等諸多完美的細節贏得觀眾一致讚賞,而這些細節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魅力。

  道具中作為重要線索的《翔地記》多次出現,並且在一個特寫裏可以明顯看到上面的批註。可見,這一道具不僅是草蛇灰線的鋪墊,而且與劇情緊密相扣。士子戴在身前的佩玉,根據職級場合不同,看得出性質材質上的分別;束髮的成年男子,發冠根據個人身份、年齡採用了不同的樣式;所有的人物都有禮服、官服、居家便服等多套服飾,服裝的顏色根據地位由高到低而由深變淺。著裝也全部右衽,即左邊在上面,前襟一律向右,這是中原漢族的象徵。“左衽”則意味著外族或者先人。另外,整部劇中一絲不茍地行禮也讓觀眾印象頗深,揖禮、拱手禮、頓首禮、萬福禮,乃至祭祀跪拜,無不充滿古風古韻,顯示了正劇之范。畫面多用水墨素描,配以或沉鬱頓挫,或悠揚清朗的古典音樂,將中國經典山水畫卷的詩情畫意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他獲得大眾喜愛的國産電視劇,在細節考究方面也是可圈可點。

  在其他電視劇中,《羋月傳》中戰國的禮儀文化,《偽裝者》中明家人的日常生活,還有《平凡的世界》中重修的鐵路、水壩、綿延的黃土高坡,鏡頭流露出鮮明的時代氣息,讓讀過原著的觀眾重拾記憶。甚至路遙小説開篇的“細濛濛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的描寫也用電腦特效製作出來。這些細節在營造特定情境的同時,傳遞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精神特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