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隻松鼠:撬動農産品産銷兩頭

  • 發佈時間:2015-12-18 00:31:1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繞一顆堅果看得到多大的世界?吃貨們看到了美味,物理學家看到了宇宙,創業者看到的則是“網際網路+”時代一個巨大的商機。

  三年時間,由5名創業初始團隊、100萬元創業資金,發展到2000多人、市場估值40億元,年銷售額從3000萬元到超20億元,産品採購地涉及10多個國家……這是安徽三隻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隻松鼠)交出的創業成績單。

  在我國開啟“網際網路+”時代的背景下,三隻松鼠運用“網際網路+食品”思維,打造專業化品牌,通過“雲品質”平臺和可追溯系統,把農産品的生産者和消費者連接起來,保證消費者的體驗能及時反饋給生産者,實現品質倒逼改善,從而更好滿足消費者。

  民房裏走出草根大腕

  就在不久前落幕的“雙11”狂歡節,這個國內領先的食品電商天貓單店銷售額突破2.5億元,全渠道銷售額達2.66億元,接近去年“雙11”銷售額的2.5倍,當日有相當於全香港人口的消費者訪問了三隻松鼠,每1秒賣出160袋堅果,共産生了300多萬個包裹,天貓每賣出2.5袋堅果就有1袋來自三隻松鼠。

  “雙11”的靚麗表現是三隻松鼠發展的縮影,對於這家註冊成立僅三年的網際網路企業來説,其創業之路引發社會關注。

  2012年,堅果怎麼賣?分散在街頭巷尾的炒貨店、零食舖子等實體店面依然是主要銷售渠道。三隻松鼠創始人兼CEO章燎原道出了創業初衷:那時的他已在一家傳統堅果企業任職9年,並創建了電商品牌,把一家農産品企業打造成了年銷售額超2億元的地方知名品牌企業。這時,他看到了由網際網路帶來的創建全國性品牌的機會。

  “我做過多年線下渠道,清楚傳統食品行業存在中間商渠道過多、售價較高、用戶體驗差、服務不好等問題。”章燎原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運用“網際網路+”下的以用戶為中心思維,恰恰能顛覆傳統模式。“我們創立一種新業態,把若干小規模生産者聚合在一起,通過我們的品牌平臺和消費者對接並滿足其需求。”

  “網路世界那麼大,我也想去看看。”創業想法在36歲重生,放棄待遇優厚的總經理職位,章燎原頭也不回離開老東家。

  “我當時拿著所有積蓄100萬元創業。”章燎原説,想招職業經理人也招不來,索性就到各大論壇尋找有創業夢的人,通過網路“忽悠”過來,最後找到5個被他調侃成比“垃圾”強一點的員工,搭建了個“草臺班子”,這就是三隻松鼠創業初始團隊的構成。

  當年2月,三隻松鼠在安徽省蕪湖市一間百餘平方米的小區民房裏成立,成立儀式是一頓六菜一湯的家宴,在場的5名員工,有做廚師的發小、剛畢業的小姑娘,還有在網上發帖吐槽的離職少年,因為共同的創業夢,“雜牌”部隊吹起了集結號。

  如今,位於蕪湖市高新區的三隻松鼠辦公樓高大氣派,進門處正門上方的顯示屏上,“百億松鼠 三年起航”幾個紅字滾動閃爍著。一路走來,旁邊墻壁上鐫刻著“5”、“6.19”、“766”、“3562”、“100億”等一連串數字。“這些數字記錄了三隻松鼠的創業史,‘100億’代表的是松鼠創業發展的目標,即2020年做到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三隻松鼠助理總監潘道偉説。

  誰又能想到,對於三隻松鼠來説,創業初期其實舉步維艱。硬體缺乏,員工壘起硬紙板來代替辦公桌;資金審批慢,賬戶一度只剩千余元;名不見經傳,有的應聘者誤以為走進傳銷公司匆忙逃離。

  2012年6月19日,“三隻松鼠”品牌上線,65天后就成為中國堅果類電商食品領跑者。“公司發展太快了,期間也遇到多次發貨危機。”初始創業團隊成員明珊珊回憶説,當年“雙11”大促銷售了766萬元,有約9萬張訂單,遠超預期,按照平臺要求,必須在10天內完成發貨,可第一天只發了6000多單。

  “無奈之下連夜開會,激發員工士氣,大家找來親友幫忙。”明珊珊説,在第十天最後一刻,三隻松鼠才最終完成了發貨任務,這是公司歷史上的第一次生死危機。

  小松鼠撬動農産品産銷兩頭

  “電子商務發展勢不可擋。”蕪湖市市長潘朝暉調研後認為,三隻松鼠之所以在競爭激烈的食品行業中創造了一個個銷售記錄,是因為這種“網際網路+食品”新業態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用戶體驗,這也是對傳統産業模式的一種顛覆。

  採訪中,“松鼠”們道出其中竅門:儘管不生産一顆堅果,但通過專業分工,做強做大品牌平臺,制訂公平規則,將農産品産銷緊密連接起來,建立一個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網際網路新農業生態圈”。

  “首先要解決品質問題,嚴把品質關。”章燎原説,如果一個生産者想加入系統,需要經過“三審”:對資質進行審核;給産品確定好標準,如顆粒大小;送到具有第三方檢測資質的機構檢測,然後分裝運到分倉,通過網路訂單發貨。

  新疆吐魯番市阿勒馬斯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敏是供應商之一。“今天往蕪湖發了3.1噸葡萄幹,明天入庫1.7噸。”她説,合作社自去年5月跟松鼠公司合作以來,已經成交100噸葡萄幹了,今年準備擴大規模。

  王敏所在的合作社裏種植葡萄的有100多戶,涉及2000多畝地,她家也有70多畝葡萄園。她在提及和三隻松鼠合作的好處時説,一是有了固定銷售渠道,農民種出來的葡萄不愁銷路了;二是按照標準,高品質就能賣高價格,農民得實惠,賣給松鼠公司是24元/公斤,比其他渠道高2元左右。

  如今,三隻松鼠主要經營品類包括堅果、乾果和休閒食品等,擁有300多個供應商,國外採購産品涉及美國、澳大利亞、肯亞、伊朗等10多個國家,國內採購的省份達20多個,乾果主要來自新疆,堅果主要來自浙江、廣東。

  減少流通環節令三隻松鼠體現了價格優勢。傳統線下渠道層層加價,産品造出來後要找代理商、進超市,要交各種費用,終端價格較高;而網際網路上直接把東西賣給消費者,省去多個中間環節,如一袋堅果生産成本4元,超市定價10元,而網際網路只賣6-7元就有利潤空間了,這樣也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剛需。“而且通過網際網路直達用戶大大縮短了貨物週轉的週期,使得産品更新鮮,從産品生産出來到消費者手中只需22天。”潘道偉告訴記者。

  三隻松鼠的産品好不好,消費者説了算。章燎原説,傳統企業模式下,消費者和商家是斷層的,沒辦法找幾十萬人做檢驗員,但網際網路自然而然實現了,有一半用戶是來評價的。以三隻松鼠為例,每天2-3萬單中,大概近1萬多用戶會在網上寫評價,你這東西好還是不好,使産品品質能得到實時改進。

  激發和包容創意

  “主人,您的鼠小箱正快馬加鞭地向您飛奔而去,請注意查收”,安徽省合肥市26歲的女白領沈曉麗今年第七次收到這樣萌萌的短信。“在松鼠的世界觀裏,所有的顧客都是主人。”潘道偉説。

  每天3.2萬個印有“三隻松鼠”卡通標誌的“鼠小箱”在路上,旗下400余個起著“賣萌”昵稱的客服與“主人”聊天交朋友。

  記者採訪了解到,“鼠小箱”最終送到主人手中,除了産品,包裹裏還附有密封夾子、紙質果殼袋、濕紙巾等貼心小工具,“超越期望,創造尖叫,這就是網際網路思維。”

  這也正是年輕人的特長。如今三隻松鼠運營團隊平均年齡僅24歲。

  在三隻松鼠總部,兩層樓間一座顏色活潑的滑梯代替了樓梯,“網際網路+年輕人,這一次門當戶對”,頭頂的橫幅這樣寫道。

  年輕員工的創意得到激發和包容。“你看,包裝袋的白色看上去很乾淨,袋上有一個斜角,拎著它很方便。”22歲的平面設計員工李子明拿著自己設計的包裝袋説,他的同學曾在另一家公司也設計了同樣的白色禮包,卻被老闆數落了,“因為白色在傳統觀念中是忌諱的,而這裡包容性更好,後來實際效果證明我的想法是對的。”

  朝氣昂揚的團隊精神已滲透進企業文化中。三隻松鼠還選用了多名90後主管,一些工作時間短但能力突出的年輕創客迅速走上領導崗位。當不少同學還在象牙塔中迷茫時,80後女生明珊珊已經管理起400人的團隊。1997年出生的蔣志明剛出校門時,自稱叛逆靦腆,通過客滿部一年的工作學習,眼前的這個少年待人接物禮貌大方,“我還賣得一手好萌。”他開玩笑説。

  最惹人注目的是負責公司産品採購的部門幾乎全是清一色的年輕人、大學畢業生,“顛覆傳統行賄式合作,創造松鼠透明供應鏈”的條幅挂在這個部門裏,據了解,廉政文化從這家企業創辦時開始,如今已經是第三代了,“公司把廉政文化作為基石文化,踐行廉政能夠讓合作夥伴回歸主業,關注用戶,關心産品品質,對於年輕人來説,更是一種正能量的激發。”章燎原告訴記者。

  創夢“全球零食”

  回首創業之路,章燎原自稱恰逢其時,“逆襲了而已”。在2015年元月起為期45天的年貨旺季中,三隻松鼠毫無意外地斬獲7.3億元銷售額,超過後九名之和。

  然而,創夢永遠在路上。如今,以堅果為圓心,三隻松鼠的活動半徑越來越大。2014年4月23日,三隻松鼠成立松鼠萌工廠動漫文化有限公司,推出的多部動漫受到追捧。同年5月、10月,“松鼠小美”茶葉品牌、“松鼠小賤”零食品牌接連上線。今年7月,“松鼠海購”APP上線,開賣進口零食。

  “我們的目標是‘全球零食’。”章燎原告訴記者,“網際網路+”時代下的食品産業,做的依然是食品本身,但要根據各自情況來重新定位自己在産業鏈中的位置,“我們的優勢在於做品牌平臺,就發揮專長做品牌平臺。”

  “如果説成績源於時勢造英雄,那麼趨勢紅利減弱的後創業時代,更需要穩紮穩打。”如今面對著“2020年實現百億”的目標,章燎原説危機感前所未有,隱患首先來自於創業團隊內部。隨著越來越多創客的加入,團隊規模擴大,精細化的科學管理必不可少。

  人才斷流亦讓人擔心。“公司前幾年的人才幾乎全部是我們自己內部培養的,”潘道偉認為,“類似于電商等新興産業的人才觀與傳統人才定義有差別,新時代創客能否可持續輸送?”

  作為新業態的代表,三隻松鼠面臨的難題具有普遍性。政府提出支援“網際網路+”發展,但有時想支援卻支援不了,如評選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馳名商標等難入圍,原因在於現行政策下註冊年限的限制,其他項目也如此。對新興企業來説,創業期的扶持猶如雪中送炭,等年限到了可能商機過了。期盼有關部門根據新業態特徵廣泛調研,調整政策扶持範疇和限制,助力其快速發展。

  更多“松鼠”創客還呼籲,“網際網路+”時代下,應探索個性化扶持政策,對於眾多剛起步的創客,應提供小額貸款融資,釋放創業活力;對一些已經發展成規模的業態或企業,量身定制風險資本對接,金融體系創新,政務服務指引,設立創投基金等政策。風險投資領域,應針對整個産業、業態扶持,做到“幫鳳造林”,讓創客創得起事業、創得好事業。

農産品(00006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