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買這買那只囤不用? 教你趕走“松鼠症”

  • 發佈時間:2015-07-27 10:03:58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美國史密斯學院心理學教授蘭德·弗羅斯特,波士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教授道爾·斯泰吉蒂,對囤積症進行了20多年的研究。在他倆合著的《囤積是種病》這本書中,他們估計,美國有600萬-1500萬人患有囤積症,大約佔美國人口的5%;發現最常見囤積物是衣服和報紙,其他較常見的物品還包括垃圾郵件、書籍和工藝品。研究同時發現,囤積的人其實很聰明。比如,一些囤積者很容易注意到每一期雜誌封面的不同,所以囤積狂往往很享受囤積的過程。

  買這買那 只囤不用 小心,你可能得了松鼠症

  生活中,有一種人。他們的電腦硬碟裏塞滿了電子書和電影,但其實沒看過幾部;喜歡囤積生活用品,最後可能放過期……

  如果你被不幸言中,你很可能患有“松鼠症”。就像要過冬的松鼠,喜歡在窩裏囤積大量的堅果,堅信某天會用上它,但最後實際很少吃。其實,這是種心理疾病,學名叫強迫性囤積症,這種病症很容易讓人的生活陷入混亂。

  怎樣算有松鼠症?

  在生活中,正常和非正常的囤積行為很難界定,我們都會對自己的物品産生情感,會收藏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難道大家都有松鼠症?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人們日常的收集行為大致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收藏,比如收藏郵票、舊錢幣等有升值前景的東西,有投資的動機;第二類是珍藏,比如媽媽曾經用過的圍巾,爸爸的煙斗,女朋友送給自己的第一件禮物等,這些都是對珍藏者有意義的物品;第三類是保留,比如紙盒、塑膠袋、衣物等,收集者認為將來某一天這些東西還會發揮使用價值;第四類叫盲目囤積,這種囤積可能有上面三類的成分,但是程度上已經達到了盲目的狀態,影響了自己甚至他人的正常生活。而且由於盲目囤積,還可能造成經濟上的窘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強迫性囤積症患者,通常與個人的緊張感和壓迫感不無關係。有些是因為年少時,佔有欲沒有得到滿足。比如家裏排行老大,家長要求老大要讓著小的。有些則是因為生活在以前物資比較匱乏的年代。專家建議,現在的經濟條件好很多,家長也可以從早期教育入手,適當滿足孩子幼兒時期的一些需求。

  如何趕跑松鼠症?

  A、有效利用碎片時間

  松鼠症患者往往伴有完美主義情結,他們總希望在一個恰當的時間,開始閱讀某一本書,看某一部電影。然而,這個“恰當的時間”是不存在的。高效的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是解救資訊時代“松鼠症”的靈丹妙藥。你的硬碟裏是否也塞滿了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料,以下三個方法説不定對你有用。

  首先,對資料的收集要分類,先定幾個初級分類目錄,定期整理,來不及分類的直接拖入緩衝池,不要費時間去思考如何把分類做得更完美,否則你很可能陷入強迫症的泥塘。完成分類之後,給自己定一個期限,按時間排列資料,過了期限都沒有看過一遍的資料直接無情扔進回收站(這時千萬不要可惜和不忍心,你獲取資料越容易,就越不會珍惜和好好閱讀,同樣,無用的資料對你來説只是垃圾,記住你並不是垃圾處理中心)。最後,在閱讀資料時,及時記錄有用的內容,否則下次再想找到就難了,這一步不妨利用雲筆記等工具進行。

  B、把囤積上升到收藏

  愛囤貨更多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出於一種心理需求,一刀切地不讓“松鼠”們繼續囤貨是不現實的,也不利於松鼠症患者排泄不良心理情緒。而收藏與囤貨的主要區別就在於,囤貨比較沒有目標性,收藏則不一樣了。所以,不妨試著將囤積貨品的喜好上升為一種收藏愛好。當你把囤貨變成了收藏,你就學會了扔掉那些無意義和低價值的“藏品”。

  C、過舒適的減法生活

  過減法生活,把那些自己收藏的東西列在清單上。然後根據價值或意義大小進行排列,然後從低到高,進行清理。相信在清理的過程中,松鼠們自然會有收穫。

  清理原則斷舍離!

  如何清理家裏沒有必要的囤貨,可以牢記三個字:斷舍離。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裏沒用的東西;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家庭或個人可以每月設立一個清理日,對日常物品進行清理。對於庫存物品,年輕人要一年一清;中年人可以三年一清,如果三年都沒碰的東西,就要考慮它的價值了,送人、賣掉或扔掉,總之讓它的價值迴圈起來;

  老年人最好五年也清理一次,讓老年人扔東西有點困難,雖然很多東西有紀念意義,或者將來可能派上用場,但除了懷舊,還要面對新生活,而新事物進家門,肯定要處理一些舊物品騰地方。

  其實,斷舍離非常簡單,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不符合這兩個標準的,就立即淘汰或送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