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際財經聚焦:美聯儲加息後續會如何

  • 發佈時間:2015-12-17 13:30: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華盛頓12月16日電國際財經聚焦:美聯儲加息後續會如何

  新華社記者

  美聯儲16日一如預期地宣佈近十年來的首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25個基點到0.25%至0.5%的水準。由於消息已經充分消化,美國股市平穩,上揚收市。而美聯儲後續會如何把握進一步加息的節奏,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分析人士預計,未來美聯儲將採取謹慎和漸進的加息步伐。從整個加息週期來看,美聯儲加息對市場的影響,尤其是對新興市場外溢效應仍將持續受到關注。

  “靴子落地”股市上漲

  美聯儲在結束本年度最後一次貨幣政策例會後發表聲明説,今年以來美國就業市場明顯改善,有理由相信通脹將向2%的中期目標邁進。考慮到經濟前景以及現有政策需要一段時間來影響未來經濟狀況,美聯儲決定現在啟動加息。

  美聯儲主席耶倫在記者會上説,全球經濟風險猶存,但是美國經濟表現強勁。加息決策體現出美聯儲對美國經濟的信心,美聯儲為加息設置的諸多條件已具備。

  美聯儲前首席經濟學家戴維·斯托克頓對新華社記者表示,美國經濟強勢復蘇是美聯儲啟動加息的物質基礎,尤其是就業市場的表現早就滿足了加息條件。

  華爾街絕大多數專家之前就認為美聯儲會在12月啟動加息,這次宣佈只是“靴子落地”而已。美國卡通恩公司高級副總裁基思·布利斯對記者表示,如果美聯儲未能在本次會議上啟動加息,股票市場才會面臨下行壓力。

  耶倫強調,如果美聯儲過久推遲貨幣正常化進程,將可能使就業和通脹面臨“超調”,導致經濟過熱,屆時如果突然收緊貨幣政策將使經濟面臨再次陷入衰退的風險。

  不過,也有市場專家指出,雖然加息的“靴子”落地之後市場平穩,但並不代表風險完全消除。世界銀行經濟學家馬克·斯托克説,美聯儲加息符合市場預期,但這不表示金融市場就會因此順暢運作。

  未來謹慎漸進加息

  儘管已啟動加息,但市場分析人士預計美聯儲之後的步伐不會“激進”。

  耶倫表示,美聯儲後續加息步伐將視經濟數據而定,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將是謹慎和漸進的,但並不一定以機械、均勻的速度推進。如果經濟發展令人失望,美聯儲將實施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

  星展銀行經濟與外匯研究部董事總經理柯大任認為,美聯儲加息時機選擇有一定風險,但卻是無奈的選擇。許多産業投資仍疲軟,美聯儲選擇此時加息,也是希望後續能夠慢慢加息。

  美聯儲16日公佈的季度經濟預測顯示,美聯儲官員預計到2016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將達到1.4%,如果按每次加息25個基點計算,這意味著明年會有4次加息。但斯托克頓預計,通脹不太可能在未來幾個月裏有明顯起色,美聯儲下一次加息可能要等到2016年4月或者6月。

  斯托克頓表示,美聯儲不希望讓外界認為加息路徑有定式可尋。雖然就業市場表現滿足加息條件,但是通脹一直未達到美聯儲的目標,因此未來加息節奏將更多取決於通脹的變化。過快加息對經濟造成的風險將大於過慢加息。

  新興市場衝擊難斷

  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利於跨境資金回流美國。美聯儲進入加息週期,對於其他經濟體、尤其是新興經濟體而言,一個明顯的風險是資金流逆轉。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國際金融協會近日發佈報告稱,受美聯儲加息以及經濟增長放緩影響,今年主要新興經濟體將面臨27年來的首次資本凈流出,總金額將達超過5000億美元。明年主要新興經濟體將還將面臨3000多億美元資本凈流出。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新興經濟體面臨嚴峻挑戰,但再次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大。在經歷了前兩次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後,很多新興經濟體的經常賬戶赤字下降,實行了更有彈性的匯率制度,抵禦外部金融風險的能力有所增強。

  美國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兼代理首席經濟學家莫恒勇説:“如果美聯儲加息對新興市場而言是個高壓鍋,那麼這個鍋蓋已經被掀開了好幾次,第一次是2013年伯南克提出量化寬鬆政策的退出,最近一次是今年9月份市場預期將加息,所以壓力不會那麼大。”

  美國加息外溢影響

  紐交所資深交易員斯蒂芬·吉爾福伊爾對記者説,加息對貨幣市場中的美元無疑是一大利好,但美元走強也必然令大宗商品價格、包括國際油價繼續承壓。

  美聯儲加息會導致美元走強。鋻於美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日漸分化,巨大的息差更是會讓資本愈加流向位於利息高地的美國。部分新興經濟體可能面臨資本急劇外流、股市下跌、貨幣貶值、外債償還壓力增大等挑戰。

  世界銀行近日警示,美聯儲加息將使新興經濟體的融資條件逐步收緊,資本波動將加劇。美聯儲與其他主要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分化可能進一步推高美元,加大新興市場匯率風險。

  美聯儲加息帶來的影響和潛在衝擊使得國際經濟和金融秩序中一直以來存在的一大缺陷更加凸顯。美元既是美國的主權貨幣,也是國際儲備貨幣,這意味著美國以國內經濟運作狀況為依據對貨幣政策進行調整時,時不時會有負面外溢效應。

  尤其在全球經濟和金融一體化的時代,這一缺陷也意味著全球各經濟體應該加強經濟和金融政策協調,尤其是美國在決策時,也應顧及其他國家的利益。(綜合本社駐華盛頓記者劉劼、江宇娟,駐紐約記者孫鷗夢、黃繼匯、李銘報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