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當家帶出“南疆第一村”
- 發佈時間:2015-12-17 04:36:56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馮建偉
在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有一個美麗的村莊——興平鄉達西村。67歲的沙吾爾·芒力克已在達西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工作了30多年,他懷揣著一腔對黨的熱愛,對群眾的深情,帶領全村各族群眾堅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在昔日的鹽鹼灘上建起了聞名全國的小康明星村。
“達西鹼地白花花,莊稼欠收日子苦。大人沒有一頓飽,巴郎子(小孩子)光屁股跑,苦日子啥時到盡頭。”這是當年在達西村老一輩中流傳的一首打油詩,也是昔日達西村的真實寫照。
在這種環境里長大的沙吾爾·芒力克,30多年前被村民選舉為村黨支部書記。“我們都是共産黨員,每個人必須豁出去扎紮實實為群眾辦實事,不能改變村裏貧困落後的面貌,就是我們的失職。”上任第一天,在村黨員大會上沙吾爾·芒力克的話擲地有聲。
當時的達西村,沒有一條林帶,沒有一塊條田,自然災害不斷。以沙吾爾·芒力克為書記的村黨支部帶領村民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全村9300畝農田實現了林網化,硬是把貧瘠的土地和戈壁荒漠改造成良田。
“我們黨員幹部在致富路上,要走在前面,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帶領群眾過上好日子。”沙吾爾·芒力克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
沙吾爾·芒力克和黨支部成員帶頭集資辦起了磚廠、農貿市場、家庭農場……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黨員幹部通過學知識,用科學技術種田,帶頭走出家門闖市場,率先走上了致富路。
達西村黨支部建立了黨員結對幫扶制度,沙吾爾·芒力克帶頭,全村47名黨員幹部先後與困難村民簽訂了幫扶協議,從資金、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對被承包人進行幫扶。
“只要村裏還有一戶貧困戶,我們黨員的工作就沒有做到家。”這是沙吾爾·芒力克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説起達西村的18項惠民政策,達西人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説起得到的實惠每個人都如數家珍。“我的三個孩子考上大學每人都領到了1000元的獎勵。”達西村六組村民杜孟河説。
“免費”“補貼”“獎勵”是達西村惠民政策的“關鍵詞”,而惠民政策獎勵金佔每人平均純收入的12.4%。據統計,1991年以來,達西村累計兌現惠民政策獎勵金2542萬元。這讓達西人真正感受到了集體富裕帶來的實惠,也感受到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我們是邊領工資邊種田。”村民古麗佳娜提·包爾汗道出了達西人的幸福,她拿出一本綠皮小本子説:“這是我們村的18項惠民政策兌現簿,也是我們家的工資本,拿著它每個月都可以去村裏領‘工資’,我們達西村家家都有一本。”
今年開春,村民李培剛和家人合計著蓋一座標準化溫室大棚,搞枸杞育苗,可是既沒技術,資金也不夠,李培剛心裏也拿不定主意。得知情況後,沙吾爾·芒力克專門趕來。“如果你資金不夠,我可以借五六萬塊錢幫你,技術員村裏面花錢請,你放心地幹。”沙吾爾·芒力克拍著李培剛的肩膀説。
也是今年,沙吾爾·芒力克和兒子掏
腰包花36萬元為三個小組打了三口水井,徹底解決了村裏棉田缺水難以灌溉的問題。沙吾爾·芒力克經常教育村民説:“大家富了,村裏才能好,都好了,才是大家真正的幸福。你教我種菜,我教你養羊,你幫我犁地,我幫你修剪果樹,大家互相幫助,才有了達西村的今天。”
沙吾爾·芒力克始終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惠民富民的前提保障。2014年,達西村集體總資産2950萬元,集體經濟純收入360萬元,目前全村年收入超過50萬元的有60多戶,超過百萬元的有20多戶。40%的農戶在村裏、城裏各有一套房,270戶有私家車。2014年,全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5萬元,位居全疆前列,比全州平均水準高出近1萬元。
今年6月12日,有著“天下第一村”美譽的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與號稱“南疆第一村”的達西村簽訂了結對共建框架協議,一東一西的兩個“大村”將建立跨地區和長期性戰略合作。
“目前,州旅遊局幫我們制訂了達西紅色旅遊規劃,還計劃幫助培訓一批優秀人才,打造星級農家樂風情園。”沙吾爾·芒力克對達西村的未來充滿信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