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加大金融創新 推動“三農”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2-17 05:59: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農業農村外部環境和自身內部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三農”發展邁入關鍵節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就必須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以改革創新精神培育新的動力源

  近年來,農村金融對促進“三農”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援,作用十分明顯。但是,還存在金融服務普遍不足、農民貸款難等突出問題。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主動適應農村實際、農業特點、農民需求,不斷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創新。農村信用社作為金融支農的主力軍,紮根廣袤農村,擔負著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使命,在經濟進入新常態、農村改革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必須積極應對,主動調整,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造血功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源。

  當前,困擾農村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原因是整體誠信環境不佳。誠信是金融活動之本。實踐表明,凡是社會誠信環境好的地方,企業或個人融資就相對容易,融資成本也相應較低;反之,社會誠信環境差的地方,不僅“融資難”“融資貴”,而且還存在一系列金融風險。所以,要真正發揮農村金融機構服務“三農”作用,就必須創新體制機制,培育良好誠信環境。

  海南省農村信用社堅持把誠信教育貫穿于農戶小額信貸業務推廣的全過程,提出了“培訓是比抵押品更重要的管理流程”的理念,構建了基於借款人守約的誠信獎勵金制度,基於金融機構信貸人員講誠信的貸款賠償準備金和貸款獎懲金制度,在服務“三農”,引導和培育社會誠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建立增強農民誠信意識的培訓制度。把普及金融知識,“培育農民講誠信”列入必經程式,看成是比抵押品更重要的管理流程,制度化、程式化。要求凡是首次借款的農戶均要接受農村信用社信貸技術員5天的金融知識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信用社資金怎麼來、金融機構貸款與政府救助款的區別、貸款手續、利率計算、按約還款的好處等。針對農民知識結構,制定了通俗易懂的金融培訓內容。通過把誠信文化滲透到農民生産生活,讓誠信文化根植于客戶內心。客戶誠信意識的提高,不僅大大降低了農村信用社的信貸風險,也極大地調動了其他金融機構發放農戶小額貸款的積極性,在海南農村形成了競爭發放農戶小額貸款的良好局面,農戶小額貸款可獲得性顯著提升。

  二是建立基於客戶守約的貸款誠信獎勵金制度。建立了基於農戶守約的誠信獎勵金制度。這一機制既提高了農民誠信意識,也降低了農民的利息負擔,讓講誠信的農民得到真真切切的實惠,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誠信意識,有效地改善了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推動了農村社會誠信建設,緩解了農民貸款難,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

  三是建立基於金融機構講誠信的貸款賠償準備金和信貸獎懲金制度。這一機制不僅增強了信貸人員的責任心,而且強化了信貸人員的誠信自律行為。以誠信滋養誠信,提升了信貸人員服務品質,提升了金融機構服務形象,形成了良性互動的誠信氛圍,增強了借款人還款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海南省農村信用社打破銀行業傳統做法,積極開發金融培育誠信的社會功能,既提高了客戶的誠信意識,也提高了信貸人員的職業操守,真正做到了把社會誠信建設貫穿于信貸業務全流程,使誠信建設與業務工作、誠信教育與管理舉措融為一體,實實在在地構築起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吃虧的機制保障,也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敬業誠信落到實處。實踐證明,農村金融機構針對市場特點,創新體制機制,以誠信建設為抓手,拓展市場空間,激發經濟活力是大有可為的。具體而言,對我們有以下幾點啟示:

  第一,誠信既要引導更要培育。倡導誠信不能僅停留在口號上,對於信貸客戶,金融機構不能空喊“誠信光榮,失信可恥”,而應設計並實施一種有效機制,用經濟手段培育、強化和鞏固客戶的誠信意識,讓客戶深切感受到講誠信不僅光榮,而且可以得到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通過利益帶動,把誠信建設貫穿于信貸業務全流程,真正實現誠信建設與業務工作、誠信教育與企業管理融為一體。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培育一個講誠信的好客戶,可以帶動一個家庭講誠信,一個家庭講誠信可以帶動鄉村鄰里講誠信,尤其是對農戶聯保貸款而言,這種影響和帶動效應更大。長期引導,持之以恒,就會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態。好的金融生態進一步促進金融繁榮,進而有力地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第二,金融機構應當做誠信風尚的引領者。推進誠信建設是雙方互動的,農村信用社作為金融支農的主力軍,其網點遍佈城鄉,廣大幹部職工工作貼近基層、貼近農村百姓,是黨聯繫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打鐵還須自身硬”,金融機構要求農民做到的,自己首先應當做到。既要教育引導農戶守約踐約,更要嚴格要求信貸人員在服務農民的過程中增強誠信意識,提高職業操守,在貸中、貸後加大服務力度,提升服務水準,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取信于客戶。

  第三,誠信體系建設需要綜合統籌全面推進。社會誠信建設是一項龐大而艱巨的系統工程,既需要加強教育強化培訓、在實踐中加以引導,也需要做好頂層設計、重視制度構建;既需要企業和金融機構主動作為,也需要政府有力推動。在發展農村小額信貸過程中,海南省政府配套推出了農戶小額貸款事後貼息機制,讓講誠信的農民進一步降低了融資成本,得到了實惠,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誠信意識,有效地緩解了農民貸款難問題。(作者單位:天津大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