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魯傳穎:要理直氣壯談網路主權

  • 發佈時間:2015-12-16 13:13: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正當中國人忙著為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做最後籌備之時,西方媒體又開始炒作所謂“局域網”論,攻擊“網路主權”。表面上看是對中國網際網路管理政策的不滿,為所謂“網路自由”代言,實際因素卻很複雜。

  網路空間有沒有主權早有定論。從法理層面來看,2003年由聯合國提議召開的資訊社會世界峰會早就對“制定與網際網路相關的公共政策屬於一國主權範圍”有了明確的説法。2015年7月,包括美國政府在內的各國政府代表組成的“聯合國資訊安全專家組”發佈報告稱,尊重各國在網路空間的主權。從現實層面來看,各國都在行使網路主權,促進網路基礎設施發展,保護網路安全是各國政府的共識。各種網路相關的公共政策、立法都是國家網路主權的自然組成。如果再往深處看,組成網路空間的基礎設施、數據和用戶都有明確的主權屬性,如何能對網路主權進行指責?

  很多西方國家負責網路事務的官員或是研究網路空間的學者在私下都認可網路主權的説法,但是鋻於西方媒體強大的話語權而不敢公開提倡網路主權。有一些好心的官員和學者還善意提醒,你們可以説國家在網路空間有主權,或者是説數據主權,但最好別直接説網路主權。這種做法無非是對西方媒體的遷就,而非出於事實本意。

  所以,質疑中國網路主權的觀點根本站不住腳,也沒有太多值得駁斥的地方。但西方媒體一直以來致力於抹黑中國網路形象背後的原因卻值得玩味。客觀上來看,文化的差異、不同的發展階段導致了對網路空間的不同認知。比如談到網路人權,西方媒體總是強調自由,但卻有意無意地忽視平等,以自身的價值觀來要求別人;當然,西方媒體習慣於批評政府也是事實,特別是喜歡挑一些小節或是將一些局部放大來取代整體,反正媒體不怕把事情鬧大。因此,對於西方媒體的批評國人應當習以為常。

  從主觀上來看,原因就更加複雜了。有些西方媒體由於違反了中國的法律被禁止進入中國,對此一直耿耿於懷,每當有些什麼重要的事情總會跳出來指責一番已經成為常態,看到中國這麼重視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自然要有所表示。還有一些原因可能更加上不了臺面,就是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得太快。全球十大網際網路企業中國佔了四席,華為、中興等網路設備製造商的崛起讓思科們坐立不安,中國的趕超之勢讓習慣了在前面指手畫腳的西方媒體坐不住了,擔心總有一天后來者居上,所以一有機會就要“踩兩腳”。

  無論西方媒體在網路主權問題上如何糾纏都不能改變一個事實,就是中國政府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網際網路相關政策。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的網際網路概念正在成為引領整個國家未來的標誌。數萬億的網際網路産業,近7億的網際網路用戶,不斷升級換代的網路基礎設施已經證明了中國網路政策的成功。當然,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得益於開放,今後也會更加開放。一些臨時的管制措施也會在網路空間的安全、秩序加以完善後慢慢形成制度化、法治化。中國在網路強國的道路上漸行漸近,毋需理會外界的無端指責。(作者是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