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維護網路安全需破解網路主權爭議

  • 發佈時間:2015-11-17 09:18:4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網路空間日益成為大國政治與戰略博弈新的角力場,網路空間安全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不斷上升,網路主權這一概念開始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並且成為國家主權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5年6月,我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草案)》,總則開宗明義就強調了要維護網路空間主權。2015年10月22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網路安全資訊共用法案》修正案,該修正案的主要目標是降低起訴他國網路犯罪嫌疑人的門檻,但其如何針對他國公民網路攻擊事件實施自由裁量權仍將面臨較大爭議,不可避免將涉及對他國網路主權的干涉。從現實情況來看,網路主權目前在國際上仍存在較大爭議,經常成為大國之間進行辯論交鋒的核心議題。因此,須高度關注網路主權的時代內涵,不斷夯實國家網路安全的法理根基。

  簡單來講,網路主權就是國家主權在網路空間的自然延伸和表現,網路空間的虛擬性、開放性、共用性等特徵,形成了網路主權獨特的內涵。

  面對威脅種類、數量以及來源多樣化的網路資訊時代,如何確定網路主權受到侵犯成為難題,這主要面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網路空間的特性導致網路攻擊來源難以確定,只有國家主導或操縱的攻擊行為可以侵犯網路主權,從而追究國家責任,對於由其他個人或組織發起的攻擊則成為國際私法上的問題,與國際公法相差甚遠;二是侵犯網路主權的行為種類缺乏明確定義,在實際行為發生時難以確定該行為是否屬於侵犯網路主權。比如,伴隨網路資訊的快速傳播,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借助網路進行有規模的、隱秘性的輿論攻擊,是否可以構成對網路主權的侵犯就需要進行深入研究。

  網路空間存在著自由與監管的雙重悖論。網路自由是國際上“全球公域”主張者的重要論點。他們認為網路空間的虛擬性為網民提供了自由使用資訊資源的巨大便利,確保公民在網路空間自主地言論、行為,而不受外界約束和控制。但在美國“棱鏡門”事件中,美國政府以反恐的名義監控公民的網路資訊和電話記錄,反過來,斯諾登以追求自由價值為目的曝光了棱鏡計劃,洩露了國家機密。

  網路安全的維護部分來源於對公民網路自由的限制,國家制定法律法規對公民的網路行為進行規範,一方面是網路主權的體現,另一方面更是對國家、社會、私人企業以及個人網路資訊安全維護的有力措施。儘管許多國家堅持“全球公域”,強調網民的網路自由,否認網路空間本身可以主張主權,但究其國內法律體系,網路空間的治理規定卻日趨嚴密。

  國家網路主權是否可以部分讓渡,形成專門的國際組織進行監管仲裁,是國家網路安全治理需要研究又一個重要問題。比如,是否可以成立一個專門性的網路空間國際組織,統籌協調對全球網路空間的部分領域進行管理。不過,全球各國網路空間技術發展嚴重失衡,這一設想在短期內恐難以實現。

  網路主權將進一步拓展傳統國家主權概念的內涵。網路主權的概念出現後,之所以面臨較多的爭議,是由於在現實中與傳統國家主權的概念存在諸多不適應。比如,缺乏明顯、固定的疆界,造成網路主權的邊界不清晰;網路空間的開放性使得國家在網路空間中發揮的作用並不明顯,網路基礎設施、政府網站的安全威脅來源眾多,網路主權在對內對外的行使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網路空間行為主體的多樣化造成網路侵權事件的多發性,網路犯罪、網路恐怖主義正在日益成為國家網路安全的重點治理對象;網路空間不同於實體空間,網路實力不能等同於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網路攻擊的低門檻造成網路攻擊事件的層出不窮;再者,網路空間中個人、私營部門、國家等行為體對網路空間的訴求不盡相同,那麼在網路空間的各個領域網路主權的界定就顯得更加困難,也就為國家權力對網路空間的干預和限制帶來現實挑戰。

  在國內國際網路安全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要想有效捍衛國家網路空間安全,對於網路主權內涵與邊界的深入持續研究,破解網路主權相關的理論悖論與現實挑戰,就成為我們這個時代不可回避的重要課題。(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

網路安全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東軟集團 15.94 10.01%
2 北信源 5.53 8.01%
3 航太資訊 27.13 7.28%
4 中國長城 8.79 7.20%
5 同方股份 10.97 5.0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浪潮資訊 23.85 -3.17%
2 南威軟體 12.10 -2.97%
3 新國都 27.98 -1.58%
4 順網科技 22.60 -1.14%
5 旋極資訊 18.97 -0.7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