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轉型下的時代抉擇——從結構性改革看中國經濟新趨勢

  • 發佈時間:2015-12-16 13:05:2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陳煒偉)多年高速增長之後,中國經濟面臨的最突出問題不是總量,而是結構。破解結構性難題,要從供需兩端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

  抓住牛鼻子,改革方能取得突破。化解過剩産能、降低企業成本、房地産去庫存、防範金融風險,既是經濟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點,也是洞悉中國經濟新趨勢的窗口。

  趨勢一:産業結構調整存量做優增量

  今年前10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石油開採、鋼鐵、煤炭等採礦和原材料行業利潤下降明顯。

  工業領域尤其是重化工行業承受的壓力,正是産能過剩帶來的陣痛。

  當前,嚴重過剩的重化工業行業中不少是國有企業,債務關係複雜、社會包袱重,過剩産能的化解絕非易事。

  1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通過兼併重組、破産清算,實現市場出清。

  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在過剩産能的消化期,新産業的培育也是重要趨勢。

  如果仔細觀察工業利潤數據就會發現,在總體利潤下降的同時,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消費等符合轉型升級方向的行業利潤保持了較好增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部長余斌説,未來,在存量方面,絕大多數領域過剩産能退出以後供需將逐漸達到平衡;在增量方面,新的適應市場需求的、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增量會進一步擴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提升。

  趨勢二:優化制度環境降低企業成本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企業興則經濟旺。降低成本,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優勢是當前結構性改革發力的關鍵點。

  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打出一套“組合拳”。

  未來,消減行政、稅收、融資等供給約束,將成為宏觀政策重要方向。

  首先,簡政放權將進一步釋放紅利。經濟學家劉世錦認為,商事制度改革等舉措已經産生積極效果,但還需進一步放寬準入,加快行政性壟斷行業改革,以改善供給、降低成本,通過競爭全面提升效率。

  同時,企業經營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認為,應當盡可能地減少企業稅收負擔,讓企業充分利用生産要素不斷創造財富,以涵養稅源,確保經濟穩定增長。

  此外,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説,應全面實施金融改革,積極解除金融抑制,在推進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上,把金融多樣化的改革真正對接到支援中國實體經濟的升級換代中。

  趨勢三:供需兩側發力化解房地産庫存

  11月末,我國商品房待售面積達69637萬平方米,比10月末增加1004萬平方米。儘管全國商品房銷售增速小幅提高,但高企的庫存和回落的投資增速表明,房地産業的調整仍在路上。

  有人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來形容當前的房地産市場。今年以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房價堅挺,中西部地區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則處於去庫存的壓力中,市場分化較為明顯。

  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化解房地産庫存,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擴大有效需求,穩定房地産市場。

  化解房地産庫存,要從供需兩端入手。

  在供給方面,清華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認為,從長期趨勢看,住房市場已經跨越數量短缺階段,正從追求數量向追求品質轉變,改善型、季節性、第二住房、高舒適度住宅、適老住宅、青年公寓等差異化、特色鮮明需求,將成為市場供給重點。

  在需求層面,業內認為,隨著樓市去庫存成為決策關注點,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城市取消或放鬆限購政策。此外,專家認為,應當通過放寬信貸政策、減免購房稅費、增加購房補貼等方式為加大需求側的引導。

  趨勢四:防範金融風險便利融資

  1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草案)》。這意味著,股票發行註冊制漸行漸近。

  打造兼顧融資功能、市場監管、投資者保護的資本市場,有利於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近年來,我國採取多種措施著力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待解。這其中,我國金融結構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佔比偏低是重要原因,也容易造成金融風險向銀行體系集中。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推進股票和債券發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撰文預計,從2014年到2020年,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將從17.2%提高到25%左右,債券市場餘額將與GDP總量一樣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