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20年我國將現逾60億人次旅遊市場

  • 發佈時間:2015-12-15 22:29:5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孟妮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即將結束的2015年,我國旅遊業又經歷了一場迅猛發展的歷程。那麼,這一年,國內旅遊業格局發生了何種變化?發展趨勢如何?近日在2015中國旅遊發展論壇上發佈的《中國旅遊集團發展報告2015》或許能給出答案。

  該報告由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報告指出,到2020年,國民每人平均出遊率達到5次,將成為一個人類旅遊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每年超過60億國內旅遊人次和2億出境旅遊人次的巨量市場。如果加上廣義旅行,市場規模將超過600億人次。

  巨量旅遊市場蘊育著巨大的投資需求與並購機會。目前我國的旅遊企業集團化將加速成長,以支撐我國從世界旅遊大國向世界旅遊強國的轉型。

  報告認為,中國旅遊産業已步入大眾旅遊和國民休閒的新時期,網際網路和移動互聯網正全面改變著旅遊的商業模式和創新形態。在資本、技術、創業和需求的推動之下,旅遊産業邊界正趨於消失,開放和共用已成為當前旅遊業態創新和傳統企業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杜江説,今年以來,面對經濟新常態,我國旅遊業逆勢上揚,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旅遊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最為現實、也最具潛力的消費熱點,包括公共財政、國家資本和社會資本在內的多元投資主體對旅遊基礎設施、重點項目、新型業態加大了投資和並購重組的力度。宏觀數據和微觀的消費動向都在清楚地表明,在一個開放和共用的時代,旅遊市場主體,特別是旅遊集團的戰略成長正在面臨全新的創新空間。2010年,中國旅遊集團年營業收入達300億元左右。今年,旅遊集團領域實現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目標已經實現。

  報告認為,一方面,旅遊消費已成為國民大眾的常態化生活選項,旅遊正由過去的封閉世界走向日益開放的新階段。從消費主體看,旅遊正由少數人的旅遊活動轉變為國民大眾的常態化生活選項。1985年~2014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次由2.4億人次增長到36.3億人次,增長15倍,旅遊出遊率由23%增長到265%,增長12倍,旅遊已成為我國居民日常性的消費活動。

  從消費形式看,旅遊正由團隊客的封閉世界走向遊客和市民共用的生活空間。2000年~2014年,國內旅遊中散客所佔比例維持在91%~96%之間,散客化時代已經全面到來。

  從市場主體看,旅遊業正由單一旅遊企業主體轉變為日益多元的跨行業商業主體。攜程、同程等線上旅遊運營商以及眾信、春秋等民營企業日益發展壯大,跨行業主體,如百度、阿裏、騰訊、京東、萬達、聯想等廣泛介入旅遊業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京東等網際網路和電商企業近五年累計投資旅遊業已超過350億元。旅遊集團通過資本運作加速完善産業鏈,構建新旅遊生態圈。我國大型旅遊集團近6年投資累計已超過1500億元。線上旅遊成為旅遊投資的新熱點。

  此外,從産業內容看,旅遊業正由狹義的旅遊商業範疇轉向廣義拓展的大旅遊商業領域。

  另一方面,在21世紀,協同消費正大行其道,共用經濟的浪潮正鋪面而來。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技術發展為商業共用提供了平臺支援,閒置産能的存在為商業共用提供了資源基礎,人人參與的模式為商業共用提供了市場基礎,分享觀念的深入為商業共用提供了創新支援。

  報告指出,在共用理念的推動下,我國旅遊業已初步形成了三種基於分享的旅遊商業模式:以螞蜂窩、大眾點評網為代表的消費者經驗分享模式,以滴滴打車、途家網為代表的所有者資源分享模式和以線上旅遊機構、旅遊B2B、垂直搜索引擎等業態為代表的企業資訊分享模式。旅遊商業環境正經歷價值重構。

  網際網路時代的旅遊商業,將更加注重企業間的合作、共用,將從過去重視産業鏈的構建轉向以共贏為核心的旅遊生態圈的建設。整合資源的能力變得比擁有資源的能力更重要,資源的分享會帶來最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市場。

  線上旅遊企業全面“上位”

  本報訊2015中國旅遊發展論壇上公佈了2015年中國旅遊集團20強榜單,其中前八強依次為:攜程旅遊集團、北京趣拿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去哪兒網母公司)、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海航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華僑城集團公司、北京首都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同程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同程旅遊)。

  對比2014年的旅遊集團20強榜單,不難發現,2015年榜單的最大亮點就是線上旅遊企業的全面“上位”。在前八強中,居於首位的依然是去年首次問鼎“中國第一大旅遊集團”的攜程,去哪兒網由去年的第4位躍升至第2位,同程則由去年的第9位上升至第8位。如果再把視線放遠一點,在20強的榜單中居第18位的景域集團,其核心業務驢媽媽旅遊網也是線上旅遊圈中的後起之秀。

  記者還注意到,與去年的排名相比,今年的前八強中沒有了中國國旅集團的身影,它的位置被同程旅遊取代,在“網際網路+旅遊”已成為大勢所趨的當下,這一變化似乎也正是如今國內旅遊業變革的縮影。

  據了解,此榜單排名的唯一依據就是旅遊公司的經營規模,因此,其名次的變化實際上直接反映了企業經營規模和實力的此消彼長。2015年的20強榜單中線上旅遊企業營業額佔45%,高於2014年的31%。它們的搶眼表現也體現了整個行業的高速成長趨勢。

  艾瑞諮詢等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間,中國線上旅遊行業的規模年均增速在30%以上,未來5年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速,整體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0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在攜程相繼拿下藝龍和去哪兒網後,“攜程係”儼然已經徹底掌控國內線上旅遊行業的“標準品”市場,而標準化程度較低的休閒旅遊市場則依然是“群雄割據”的局面。基於這樣一種格局,未來,專注于休閒旅遊市場的企業將繼續保持上位趨勢,而給他們“讓位”的必然是那些沒能趕上“網際網路+”這一時代潮流的傳統旅遊企業。

  攜程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未來,三大趨勢將進一步推動線上旅遊的發展:一是O2O與傳統旅行社觸電,以門店為主的出境遊、跟團遊等休閒度假市場加速電商化;二是廣大二三線城市的旅遊與網際網路消費進入爆發增長期;三是手機APP與移動旅遊的普及,會使移動旅遊者聚集到一站式服務的APP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