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推進“多校劃片”必須有配套措施

  • 發佈時間:2015-12-12 02:10:3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家之言

  實行多校劃片入學,必須有配套措施,同時調整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模式,切實縮小學區與學區之間和學區內學校間的辦學品質和辦學條件差距。

  據報道,自教育部考慮推行“多校劃片”為學區房降溫後,諸如《學區房白買了嗎》等類似內容在網上熱傳。對此,上海市教委相關負責人日前明確表示,教育部的政策導向是促進教育均衡,上海已經逐步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優質均衡。

  實行“多校劃片”,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14年年初,教育部就曾接連下發文件,要求採取單校劃片或多校劃片的方式,推進免試就近入學,並在19個重點大城市試點。根據要求,到2015年,重點大城市100%的小學實現劃片就近入學,90%以上的初中實現劃片入學。

  實行“多校劃片”,被寄予緩解擇校熱的厚望。從道理上講,多校劃片就近入學,可大幅提高就近入學率,同時,也可讓“學位房”降溫。可是,從19個大城市的試點看,隨著多校劃片的實施,“擇校”變為了“擇學區”,“學位房熱”也演變為“學區房熱”,導致學區房價格飆升,另外,同一學區內學校之間存在不均衡,在同一學區內也有擇校。原因在於,如果學區與學區間的辦學品質差異不縮小,縱使實行多校劃片入學,還是難以從根本上緩解擇校熱。

  實行多校劃片入學,必須有配套措施。首先,必須在學區內公開、透明配置學位。針對學區內學校的不均衡問題,各地大多采取電腦搖號方式,並在搖號時請紀委監察部門和部分家長監督,但這還是沒有消除公眾關於搖號公平的質疑。回應這些質疑,需要在學區內成立學區教育委員會,委員由政府部門官員、學校校領導、教師代表、學區居民代表、社會人士擔任,其中教師代表、居民代表、社會人士代表選舉産生,委員會負責制定學區教育戰略,並監督實施。這讓學區教育事務公開透明,事實上,在國外,學區制,就不僅僅是按學區就近入學,而是實行學區制治理。

  其次,必須調整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模式,切實縮小學區與學區之間和學區內學校間的辦學品質和辦學條件差距,對於義務教育均衡,我國各地採取了強校扶持弱校、建名校集團等多種方式,但這還不夠,還必須從根本上改革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機制。我國義務教育資源,近年來雖然逐漸強化省級財政統籌和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但省級統籌力度還不夠,不少地區,還是以地方財政為主保障義務教育經費。前不久,國家提出要統一城鄉義務教育保障機制,並提出經費隨學籍走,但這主要指的是公用經費、學生的學雜費、教材費等費用,還未涉及教師的待遇。但教師的待遇佔義務教育經費的最大部分,而教師的差異,是學校辦學最大的差異。要全面做到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統一標準,必須推進省級財政對義務教育的統籌,並進一步加大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

  □熊丙奇(學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