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格化”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捷徑

  • 發佈時間:2015-12-12 01:30: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玉淵雜譚

  前幾天,看到一則娛樂新聞,倍耐力2016新年年曆召開面市發佈會,姚晨作為其中唯一的華人面孔出席活動,她也是這本全球頂級年曆首位華人封面女郎。

  我忽然想起了京劇大師梅蘭芳。1930年2月,梅蘭芳赴美演出,在美國一炮而紅,兩個星期的戲票三天內預售一空。京劇登上了美國的戲劇舞臺。據説,梅蘭芳每次演出結束,謝幕常常要多達十幾次,人們都等著和梅蘭芳握手。當時美國媒體評論是,“東方是東方,西方是西方,這對孿生子從未相遇過,但現在他們畢竟相遇了,這一情況體現在梅蘭芳的身上”。

  當然,不必比較姚晨和梅蘭芳的藝術成就,實際上,二者也不可比較。然而,從文化角度解讀,這個娛樂事件也可視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路途上的又一塊“人格化”基石。我所説的“人格化”,是指在文化傳播尤其是對外傳播過程中,那些具體的人物、作品或形象等文化符號,比抽象的理論、概念或典籍更具滲透力和傳播力,它們往往構成文化接受更有效的“階梯”。

  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就拿較近的來説,2015年9月初,京劇表演藝術家張火丁在紐約林肯中心的大衛·寇克劇場分別演出京劇《白蛇傳》和《鎖麟囊》,就被譽為創造了中國傳統文化“人格化”對外傳播的典範。

  我以為,文化傳播最高明的境界是似鹽入水、如光灑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才是“文化傳統”而不僅是“傳統文化”意義上的“文化”,或者説,才是“活文化”“真文化”。從這個角度看,所謂中國文化“走出去”,絕不應是博物館式的陳列,也不僅是“傳統文化”的傳播,而是“文化傳統”之間的碰撞與互動,從而讓異文化環境中的人們在各自的生活中捕獲一個活潑、直觀、生動的“文化中國”。

  這就需要一大批反映當下中國形象的文化符號,而在我們這個視聽文化盛行的時代,文娛體育明星天然地在文化符號序列中佔據重要位置。我們説起英國就想到貝克漢姆,説到美國就想到史泰龍、施瓦辛格,説到南韓就想到都教授,以及華人世界裏早年的李小龍、鞏俐到現在的姚晨,就是這樣一組文化符號。

  此外,還有許多更有意義的當代中國文化符號值得挖掘和推廣。比如,獲得諾貝爾獎的作家莫言、藥學家屠呦呦;再比如,多次復排的歌劇《白毛女》、廣受好評的長篇小説《平凡的世界》等等。只有把各方面各領域具有代表性的當代文化符號充分挖掘出來,提煉其精神內涵,中國文化的傳播才會更加便捷,中國在國際上的文化形象才會更加立體、更加豐滿、更加富有時代精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