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區域産業 > 正文

字號:  

山西:文化産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力量

  • 發佈時間:2015-12-11 06:33:0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累計演出1800余場,觀演人數突破100萬人次,門票收入近1.3億元,帶動旅遊綜合收入約10億元。”作為山西發展文化産業的一個縮影,大型情景體驗劇《又見平遙》開演2年多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近年來,山西省大力發展文化産業,通過文化與旅遊、城市發展、民生建設、遺産保護等多個領域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一批新興文化項目,文化及相關産業法人單位增加值連續5年增長率接近20%,大幅趕超煤炭等傳統産業的增速,文化産業已成為山西經濟增長的新支撐和重要力量。

  “山西不缺少文化項目。”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蘇平説,山西是煤炭大省,更是文化大省。據記者了解,山西文化資源豐厚,全省不可移動文物有53875處,現存古建築28027處,居全國第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2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6座,歷史文化名鎮、名村40個,居全國第一;古代壁畫、古代彩塑均居全國第一;世界文化遺産3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16項,均居全國前列。

  如何讓文化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力量?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在文化産業的發展上不斷發力,省委書記王儒林提出:“必須從以煤為基的慣性思維中解放出來,必須從煤堆裏跳出來發展非煤産業。”山西明確將文化旅遊列為7大非煤産業之首,省長李小鵬多次強調:“要像挖煤炭一樣挖文化。”山西先後制定出臺了支援文化産業發展、推動文化創意産業與設計服務融合發展、推進文化金融合作、支援轉制院團發展、購買公共演出服務和鼓勵民營資本投資文化旅遊業等一系列針對性強的文化經濟政策,並設立文化發展基金、文化産業發展投資基金等多個基金。省財政、稅務、金融、土地、貿易、社保等有關部門也出臺諸多優惠政策,為推動文化産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援。山西省國稅局局長胡軍告訴記者:“我們將文化産業稅收政策落實情況納入績效管理,確保每一戶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應享盡享稅收政策紅利。今年前9月,共減免文化産業稅收7584萬元。”

  一場演出不但拉動了當地的旅遊業,相關産業也得到蓬勃發展。“抓項目就是抓産業,抓項目就是促轉型。作為山西省由能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轉型發展的標桿項目,《又見平遙》是晉中市以項目帶動文化産業發展的範例。”晉中市市長胡玉亭説,“項目帶動、融合發展,把文化産業作為支柱産業來培育”是晉中市的探索性做法。記者了解到,2012年至2015年,晉中市實施了223個文化産業重點項目,涉及旅遊景區綜合開發、特色文化産品生産製造、文化影視、圖書作品創作生産及文化活動類項目,規劃總投資近300億元。

  這些項目不僅奠定了文化産業發展的基礎,也使文化産業步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期。全市文化産業增加值連續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預計今年文化産業增加值可完成70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6%以上,文化産業已真正成為晉中市的支柱産業。

  文化旅遊的蓬勃發展也吸進了社會資本的進入,記者了解到,目前,文化産業已成為山西投融資最為活躍的領域,大批社會資本踴躍進入文化旅遊産業,煤炭行業轉入文化旅遊産業的項目與資金源源不斷,“由黑轉綠”,由“地下”變“地上”,文化旅遊産業進入黃金髮展期。皇城相府所在的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原本是太行山深處默默無聞以挖煤為生的小山村,在先後注入5億元社會資本建成皇城相府文化生態旅遊景區後,已成為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皇城相府負責人感慨地説:“過去我們除了挖煤什麼也不會幹也不想幹,現在才明白‘挖文化’遠比挖煤有前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