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峰會專家談:從MSN到微信 用網際網路文化講述“中國故事”
- 發佈時間:2015-12-10 15:05: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0年我在中國駐瑞典大使館科技處當外交官期間,受瑞典創新署邀請參加一場名為“中國網際網路與創新”論壇,該活動是瑞典創新署資助項目研究成果的發佈會。
瑞典是世界創新能力、競爭力和國民每人平均GDP最強的國家之一,資訊通訊技術(ICT)是其優勢産業及重點研發領域之一,愛立信和SKYPE就是其代表性百年老企業和新服務。愛立信總部位於斯德哥爾摩城北部的希斯塔,被稱為世界的“通信谷”,與美國的矽谷齊名。世界上各大通信類公司都在此處設有研發中心,我國的華為、中興也都在此設有辦事處,同時,全球各種中小型ICT公司也都集中在此,共同促進通信和網際網路業的發展。瑞典是一個人口只有900萬的小國,其經濟總量的90%依靠出口,中國是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瑞典創新署為此專門設立了一個項目,專門研究“中國網際網路與創新”的特色,為瑞典ICT企業了解中國,開發出適合中國市場的産品提供幫助。
在此論壇上,瑞典研究方的視角真是超出我的想像,我原本習以為常的事,如各種中文輸入法就被稱為“中國特色”,因為在歐美國家不存在輸入法的障礙,也就缺乏在中文輸入法領域的研發意識。同時,還有一些外國公司沒有重視中國特色而痛失中國市場的例子。我印象最深刻的發言是MSN前大中華區總裁宮力先生的發言。他從MSN早年在中國大陸被白領做為即時聊天工具的首選,以及MSN的hotmail郵箱的火爆講起,一直講到後來MSN的這些功能逐步被QQ替代的過程,講到MSN總部傲慢地忽視中國用戶的需求,小看QQ的各種微小的功能創新,最後被QQ打敗,退出中國市場。
從2010至今,五年過去了,中國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更是超出了預期。在中國政府努力打造的良好網際網路基礎設施上,各級政府和公共機構建立的教育、新聞、科技和文化等網際網路服務和傳播平臺為公眾提供了各種便利,同時,以BAT(百度、阿裏和騰訊)為代表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和華為中興等通信企業也共同營造了繁榮有活力的中國網際網路生態環境。近三年隨著智慧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上網的費用快速降低、上網更加簡單易學,讓更多中國民眾,特別是低收入人群、農村人口、老年人口等可以通過智慧手機使用移動網際網路,分享資訊時代的便利。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而看,中國曾經在農耕文明時期,擁有世界領先的文化和技術,但中國沒有趕上全球工業革命的步伐,開始逐步落後於西方社會並且受到西方的壓榨和剝削。但是在網際網路時代開始後,中國有幸幾乎同步參與到這個浪潮中,並且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從硬體及基礎設施以及軟體和應用等方面,與世界上領先國家基本保持一致,還自主創新出來中國特色的網際網路應用,如微信,很多七八十歲的退休老人,也會通過微信與外地的孩子聊天,或者交水電費、預約醫院掛號。
放眼今後中國及世界的發展,網際網路被各國政府賦予了更高的期待。德國提出了基於網際網路的“工業4.0”、中國提出了“網際網路+”計劃,這些都將讓網際網路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當然,作用越大,責任就越重。如何更好地利用好網際網路,解決網際網路存在的資訊安全、資訊獲取、資訊公開、隱私保護等問題,就需要各國以及各利益攸關方聚在一起,共同討論,達成共識,合作共贏。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成功,就是“中國故事”的成功。(段黎萍中國科技資訊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