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多手段控煙防治肺癌

  • 發佈時間:2015-12-10 02:31:4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熱點聚焦

  “癌症”,這個可怕的名詞已經在越來越廣泛的危及我們的生活:世衛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全球20%的新發癌症病人在中國,24%的癌症死亡病人在中國。目前我國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於癌症。

  而“肺癌”則是目前世界公認的“癌中之王”——根據衛計委公佈的第三次全國居民死亡原因調查結果顯示,過去30年間,我國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成為上升速度最快的癌症,並且已取代肝癌成為我國首位腫瘤死因。

  “氣”出來的病

  肺癌,我國發病率、死亡率均位於第一的癌症,現在死亡率還在以每年4.45%的速度上升。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北京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形象地比喻肺癌為被煙氣、大氣、油氣、生氣等“氣”出來的病。

  在由中國癌症基金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肺癌南北高峰論壇暨2015年中國肺癌防治聯盟年會”上,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表示,近年來,肺癌在中國腫瘤登記地區的惡性腫瘤發病率中多年排位第一,位居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女性第二位。每年中國男性發生肺癌人數是女性的2.1倍,死於肺癌的人數是女性的2.2倍。

  近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診治的肺癌患者中,82%的男性患者有吸煙史,其中鱗癌有91%,腺癌患者有74%,其他類型患者82%—86%有吸煙史。這從一個側面説明,近40年來中國肺癌死亡率持續上升,與煙草使用的危害密不可分。這與國際上肺癌的流行趨勢的主要歸因完全一致。

  “全面控煙是全球倡導的降低腫瘤等慢病疾病危害的重要預防策略,也是預防肺癌投入—産出效益最好的重要措施。”王隴德指出,在控煙工作中,醫務人員佔據重要地位,希望大力推進醫務人員戒煙,並在勸阻患者戒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肺癌發病率10年增長超4成

  根據北京市衛計委發佈的癌症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市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第二位是結直腸癌,第三位是胃癌。近10年間北京市肺癌發病率的增長超過了四成。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北京市肺癌發病率一直在上升。”北京市腫瘤防治辦公室副主任王寧表示,肺癌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大而升高,35歲開始人群肺癌發病率上升加速。“北京市肺癌發病率由2002年的39.56/10萬上升至2011年的63.09/10萬,這10年間北京市肺癌的發病率約增長了58%,已遠遠高出全國平均水準。”

  據北京市腫瘤防治辦公室統計,2012年北京市共報告肺癌新發病例8220例,佔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的20.39%,其中男性5043例,發病率為77.94/10萬;女性3177例,發病率為49.59/10萬;男女比例為159比100。

  大量腫瘤防治專家、臨床醫生一致認為,包括北京在內,我國肺癌發病近年來還會上升。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到現在,煙草的使用是主要原因。再加上空氣污染,這就是肺癌高發的原因。

  7.4億人遭受二手煙侵害

  根據全國30多家腫瘤醫院的初步統計,每年治療惡性腫瘤的費用高達幾百億。“這對個人、家庭、社會、醫療來講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在治療方面,儘管全球都在努力,但是現在的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因此,我們一定要抓腫瘤預防。”中國癌症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趙平表示,在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致癌因素中,吸煙是排在第一位的。

  據了解,中國有3億吸煙人群,約有7.4億人遭受二手煙的侵害。在“2015年中國慢性病大會腫瘤防範與節制分論壇”上,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長彭玉指出,伴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農村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和城市現代化進程加劇,大氣污染與環境污染日趨嚴峻,肺癌發病與死亡還將進一步攀升,預計到2020年中國肺癌發病人數將突破80萬,死亡人數將接近70萬,而吸煙已經被證明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控煙成為全球防範肺癌的重要手段。

  研究顯示,煙草煙霧中含有7000余種化學成分,其中數百種為有害物質。有明確證據顯示吸煙導致的癌症有13種,包括肺癌、喉癌、口腔癌、食管癌、胃癌、白血病、腎癌、膀胱癌、胰腺癌、乳腺癌等,被動吸煙導致的癌症有肺癌和白血病。

  “每天吸煙20根、煙齡超過20年的人患肺癌死亡的危險性增加20倍,與吸煙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幾率比常人高出6倍。女性吸煙患肺癌的危險性更大,是男性吸煙者的1.9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教授徐東群強調,不可能有安全的煙草,戒煙可以明顯降低這些癌症的發生風險。所以鼓勵吸煙者戒煙,鼓勵不吸煙者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二手煙的危害。

  作為中國癌症防控的重中之重,肺癌預防關鍵在“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我贊成中國大部分女性都不抽煙。”趙平強調,防範肺癌就要多做預防,而不是等到“難受了”再去醫院檢查,目前臨床上很多一期肺癌都是通過體檢發現的。“只要對肺癌充分認識和了解、科學面對,到了一定年齡定期體檢,根據自身情況,如家族史、生活習慣、不良嗜好等等進行腫瘤篩查的關注,通過早發現,達到早診斷,實現早治療,所以,不必談癌色變。”

  “目前臨床專家越來越向臨床預防邁進,需要醫防結合共同應對肺癌挑戰。”全國腫瘤防治辦公室副主任陳萬青建議,職業暴露、吸煙、45歲以上的人群是肺癌高危人群,應該定期進行肺癌篩查。除此之外,政府和衛生行政方面還要加強宣教,加大控煙執法力度,提高煙民對吸煙危害的認識,提高戒煙的主觀能動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