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連雲港挖掘“一帶一路”交匯點優勢

  • 發佈時間:2015-12-09 00:29:4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和代表出席、100多位世界500強代表參會、簽約項目總投資267億元……這是第二屆(連雲港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博覽會(簡稱“連博會”)取得的進展。

  作為江蘇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先導區,連雲港積極打造多個重要平臺,在連博會之外,該市還著力打造上合組織共用出海基地,不斷強化地緣、國際物流通道及門戶功能,凸顯支撐點作用。

  “一帶一路”支撐點地位凸顯

  連雲港作為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北接渤海經濟圈,南聯長江經濟帶,東西貫通日韓、中西亞及歐洲等諸多國家,是“一帶一路”的交匯點。目前,連雲港是中亞國家最便捷的出海口,也是日韓貨物進入中亞乃至歐洲的最佳轉机地,陸上辟有國際班列,海上開通60多條近遠洋航線。

  明顯的區位優勢使得連雲港受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關注。第二屆連博會期間,參觀人數超過3.5萬人次,其中專業觀眾超1.5萬人次。期間,連雲港也發起成立了30億元絲綢之路國際物流産業基金,為今後連博會國際化、品牌化、市場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開放合作新空間。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所研究員唐志超認為,上合組織成員國和日韓等國間的貨物具有較強互補性,國際物流産業合作空間廣大。連博會完全有能力與西安絲博會、烏魯木齊歐亞博覽會成“一帶”沿線三大標誌性國際展會。

  與展會影響力同步提升的是連雲港的“運力”。數據顯示,目前連雲港承運新亞歐大陸橋50%以上的國際過境集裝箱運量。今年2月依託中哈基地開通的至阿拉木圖的“連新亞”班列,僅半年就完成116列、11600標箱的運量,平均每週達到4.5列規模,並實現了“重去重回”,解決了多年返程空箱化問題。

  此外,中西亞國家及中西部沿線地區共建共用連雲港出海基地越來越成為各方共識。在連接“一路”方面,連雲港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圖巴朗港,新加坡PSA國際港務等知名航運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在上海自貿區註冊成立雲港海運公司,串聯起以連雲港為基地的“海上絲路航運網”,為上合組織國家貨物提供更優化海運路線。

  今年8月,江蘇省政府與哈國鐵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在中哈兩國元首的第三次見證下,雙方將進一步加強物流開發、班列運輸、“霍爾果斯—東門”經濟特區場站-倉庫基礎設施建設。此外,連雲港規劃建設的上合組織物流園,已列入江蘇重大項目建設目錄。

  發揮地緣稟賦優勢面臨“三難”

  “港城對外開放的門戶功能、貫通東西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功能及‘一帶一路’支撐點地緣功能都在國家發展大勢中充分彰顯。”連雲港市委書記楊省世説。

  據楊省世介紹,“一帶一路”戰略及“中方願在新亞歐大陸橋東端連雲港為各成員國提供物流、倉儲服務”為連雲港構建上合組織成員國出海基地奠定了良好契機,指明瞭發展方向。連雲港正利用地緣優勢,在中韓陸海聯運試點口岸基礎上,打造江蘇“一帶一路”建設核心區和戰略先導區,推進與日韓的海空通道建設,港城正成日韓與陸橋沿線國家合作的戰略支點。

  連博會期間,不少與會人士提出,連雲港打造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首要節點城市,還有利於沿海經濟勢能向中西部擴散,推動“一路”和“一帶”互動共進,促進全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不過,有關人士也指出,連雲港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承載國家的諸多功能得到加強,但地緣稟賦優勢充分發揮依然面臨一些困難。例如,2010年國家發改委在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就明確定位連雲港為綜合性交通樞紐,但在連雲港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劉江船看來,實際情況與目標仍有明顯差距。

  劉江船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一體兩翼”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任務艱巨,30萬噸的深水航道二期工程仍未動工,高速公路網路亟待完善,海河聯運的支撐能力較為薄弱,不足以構建“海、陸、空、鐵、水、管”立體式綜合交通體系。

  記者採訪了解到,數十年連雲港只有一條隴海線相連,未新增一寸鐵路,連雲港機場目前仍是軍民兩用,航空瓶頸尚未打破,港口吞吐量在最早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中位列倒數第二。

  産業是城市發展的支撐。海洋經濟薄弱,臨港優勢發揮難,也成連雲港的發展短板。5000萬噸級的煉化一體化項目獲得國家核準並開展前期工作,珠江鋼管、虹港石化等一批投資過百億的重大項目相繼落戶。但從整體情況看,連雲港海洋産業仍處於傳統、粗放型開發為主的初級階段,海洋人才隊伍現狀難以滿足海洋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

  “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推進情況也不及預期。2011年,國務院批復了《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近五年來,作為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先導區的徐圩新區在基礎設施、産業招引方面取得一定成績,由於東中西區域合作機制尚未理順,門戶功能做強困難重重。

  劉江船説,涉及東中西區域合作等跨省問題卻需在國家層面加以協調,目前省市兩級與國家有關部委的對接協調機制尚未理順,因為沒有部委牽頭在國家層面的常態化協調機制,“區中區”“園中園”建設幾乎是空白,東中西區域間産業合作沒有實質性的成果,區域合作體制機制沒有建立起來,服務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門戶功能亟待進一步挖掘。

  構建綜合交通樞紐夯實臨港産業基礎

  多位相關人士提出,連雲港要更好發揮地緣優勢、打造“一帶一路”戰略支撐點,首先要構建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因為無論“一帶”還是“一路”的概念,都是建立在交通基礎上的。具體而言,連雲港推進“一體兩翼”組合港和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30萬噸級原油碼頭建設迫在眉睫,上合國際物流園區宜列入國家的重大項目建設目錄。

  部分參加世博會的上海合作組織外方人士指出,在接下來的上合組織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經貿合作的規劃中,連雲港被納入議題有助於創造新的潛在市場以及打造貫穿歐亞大陸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在樞紐地位得以加強後,連雲港還需構建更加堅實的産業基礎。盛虹集團副總裁鄭國棟説,國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發揮港城的港口岸線資源優勢,著力發展基礎性、基地型臨港工業,培育以大煉化為龍頭的石化中下游産業集群、鹽化工産業集群和冶金産業集群。

  醫藥産業即是連雲港“優勢産業集群”之一。“全國醫藥看江蘇,江蘇醫藥看連雲港”。據了解,歐美國家醫藥産業對GDP的貢獻達到15%以上,而我國還不到3.5%,醫藥産業發展空間巨大。連雲港目前正依託恒瑞、康緣等四大骨幹藥企,以及德源、蘇雲第二梯隊企業,進一步提升抗腫瘤藥物、抗肝炎藥物、麻醉鎮痛藥物等六大生産基地的發展規模和層次。

  “我們最大的特色就是醫藥産業。”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關永健説,未來要強化全産業鏈發展理念,重點向可穿戴設備、可植入器械、保健品、健康醫療、涉老健康等大健康産業領域拓展,有效介入大健康産業上下游行業,進一步提升産業集群集聚能力。

  有業內人士比喻説,“中亞五國是政治股,亞太是優先股,中東、非洲是新的潛力股”。隨著中韓自貿區、上合組織自貿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及中非中阿國際合作的加強,連雲港在基礎設施建設及經貿方面的交流合作必將有新的突破,其必能更加全面地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未來,連雲港將致力於充分發揮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政策,推動港口共用、政策共用、園區共建、産業共育,全面服務欠發達地區的崛起。

  “關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地,不妨關注將後發先至的連雲港。”連雲港市市長趙曉江説。

連雲港(601008) 詳細

一帶一路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易華錄 34.11 5.96%
2 傑賽科技 16.88 4.20%
3 山東路橋 6.35 4.10%
4 敦煌種業 7.78 3.87%
5 三一重工 8.16 3.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洲控股 15.08 -4.13%
2 晨鳴紙業 16.82 -3.67%
3 珠海港 8.84 -2.64%
4 中工國際 15.74 -2.42%
5 北方國際 17.32 -2.3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