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香港文匯報:香港在國家“一帶一路”中作用獨特

  • 發佈時間:2015-06-26 14:5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梁振英:香港能為“一帶一路”戰略實現貢獻更多力量\uA0\uA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26日電 香港《文匯報》今日刊發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陳廣漢的文章分析香港在國家“一帶一路”中的獨特作用,文章從國際金融中心優勢、國際營運平臺、交通樞紐優勢、“一國兩制”優勢等方面解讀,指出香港的高度開放和比較完善的市場、國際商業網路、與國際接軌的法律體系、自由和通暢資訊交流,使其能夠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

  文章摘編如下:

  經國務院授權,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務部發佈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明確指出:要“發揮海外僑胞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作用,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香港對內地發揮的獨特仲介功能,主要是“引進來”。隨著“一帶一路”的實施,中國對外投資將快速增長,走出國門的企業會不斷增加,香港應該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國門和開展跨國經營的平臺。香港的高度開放和比較完善的市場、國際商業網路、與國際接軌的法律體系、自由和通暢資訊交流,使其能夠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

  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優勢 提供金融支援

  金融支援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起到主導作用。目前內地金融機構還無法滿足“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跨國融資需求,香港是世界主要金融中心,金融市場及銀行體系發達,聚集了數以千計的世界知名投資銀行、基金管理及財務公司,監管規範,市場運作成熟,可以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金融支援。

  香港完善的金融市場,專業的金融分工,透明的、標準化的金融産品,齊備的金融基礎設施優勢,通過發行“一帶一路”建設債券可分散國際投資風險;香港本地及國際資本充裕,資本流動自由,在資金融通、資産管理和資金運作方面優勢明顯,發揮香港發達的銀行體系和融資便利、成本較低優勢,融資更便利,成本更低;香港已經成為境外最大的人民幣結算中心和人民幣業務中心。

  CEPA 的日益深化使得內地與香港之間經貿及服務業不斷開放,香港人民幣貿易結算不斷放寬,為香港人民幣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會降低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匯率風險。

  利用服務業和商業網路 打造國際營運平臺

  現代服務業是香港的支柱産業,聚集了大量的專業服務機構、高端服務人才,能夠提供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專業服務。這些專業人士熟悉國際管理、西方會計制度、稅例的商業管理與顧問、會計及審計諮詢、國際融資、企業兼併,能為實施“一帶一路”中“走出去”的內地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香港是自由港,資本、人員、資訊和商品自由流動,形成了國際商業網路,為企業更好地在全球範圍進行佈局和運營創造了條件,有利於企業實現資金的自由、高效調度以及進行資産管理,實現資金利用效益最大化,還可以利用香港國際化宣傳品牌和商業網路,宣傳企業品牌,建立品牌形象。與此同時,香港跨國企業眾多,內地企業在香港這個國際化的環境之中,通過接觸世界各地的企業,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打交道,能夠豐富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經驗,有助內地企業真正地“走出去”。

  憑藉交通樞紐優勢 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樞紐

  自由經濟制度與自由港地位為企業全球運營帶來諸多便利。香港政府長期奉行“大市場,小政府”原則,很少對市場和企業經營進行干預,沒有繁瑣的審批程式。內地企業投資香港手續便利,在港公司註冊亦沒有資本金要求。內地企業在香港這樣的自由化經濟環境下,能夠充分利用香港市場的國際化資源和品牌優勢,拓展海外市場。

  另一方面,回歸後香港的法律制度繼續沿襲普通法體系,與歐美大多數國家接軌,內地企業在香港簽訂的合約受到香港法律的保護,日後有糾紛和分歧可以按照香港法律裁決。而香港的簡單稅制和低稅率,更是吸引內地企業通過香港走出去的重要誘因。香港徵收的稅種較少,主要為直接稅,包括薪俸稅,利得稅及物業稅。而且香港不徵收資本增值稅或者紅利預扣稅,在徵稅方面採用地域來源原則,只對香港的利潤或者收入徵稅。企業進口機器和原材料無需繳付關稅,對於香港研究及開發工作,香港還推行優厚的稅項寬減措施。

  香港的地域優勢與發達的交通網路也為企業全球經營帶來了便利。香港地處亞洲中點,又是太平洋(601099,股吧)和印度洋航運要衝,是東南亞乃至世界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香港背靠內地、面向世界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得內地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顧及其東南亞以及歐美市場,還能夠保持其與內地的緊密聯繫,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和國際樞紐。

  發揮“一國兩制”優勢 開拓“一帶一路”市場

  內地企業可以與香港企業合作,利用香港作為 “一國兩制”下獨立關稅區的地位優勢,以聯合投資、聯合投標、聯合承攬項目等多種方式,共同開拓“一帶一路”市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過剩産能和優勢産業的“走出去”有時會面臨接受國出於政治因素、保護本國企業等考慮而出現的種種限制。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可以利用香港企業已建立的商業網路,更快地進入東道國市場、借助香港的國際化優勢,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以爭取更大的競爭優勢、還有利於避開某些貿易壁壘,拓展國際市場。

  目前內地企業來港設立分公司或分支機構,管理層主要是通過“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獲得工作簽注和居留資格。由於專才計劃對人才的定義設定了一些條件,如教育背景、專業技術資格等,一些內地企業派出的管理人員因不符合條件而被拒之門外。而企業一般員工,則要根據輸入勞工的有關規定受到更嚴格的限制。為吸引內地企業將香港作為海外營運中心,需要給這些企業高管來港工作和進出香港提供便利。從“引進來”到“走出去”,表明瞭隨著內地新一輪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推進,香港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

  香港需要回歸理性和務實,以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為中心,凝聚社會共識,在國家實施“一帶一路”中扮演獨特角色。

一帶一路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易華錄 34.11 5.96%
2 傑賽科技 16.88 4.20%
3 山東路橋 6.35 4.10%
4 敦煌種業 7.78 3.87%
5 三一重工 8.16 3.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洲控股 15.08 -4.13%
2 晨鳴紙業 16.82 -3.67%
3 珠海港 8.84 -2.64%
4 中工國際 15.74 -2.42%
5 北方國際 17.32 -2.3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