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雙十一”消費糾紛劇增 部分價格虛高打折
- 發佈時間:2015-12-08 14:1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12月8日電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消息,中國消費者協會今日發佈報告稱,從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統計諮詢情況看,“雙十一”相關消費糾紛呈現急劇上升的趨勢,價格虛高打折、産品品質低劣、送達貨物遲緩、售後服務差等問題較多,網購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情況較為突出。
報告顯示,近年來,“雙十一”已經演變成為消費者網購狂歡節。然而從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統計諮詢情況看,相關消費糾紛呈現急劇上升的趨勢,價格虛高打折、産品品質低劣、送達貨物遲緩、售後服務差等問題較多,網購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情況較為突出。雙十一前,大部分電商推出了“限時搶購”、“爆款秒殺”、“巨惠特賣”等各類促銷活動,聲稱折扣力度空前,讓利於消費者,吸引消費者參與。為了解電商平臺價格誠信等相關情況,加強對電商平臺的社會監督,中消協組織開展了雙十一網購商品價格體驗式調查活動,由中消協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身份,進入參與雙十一折扣活動的電商平臺,選擇購買與消費者日常生活聯繫密切且標示折扣力度相對較大的商品,記錄11月11日當天的價格折扣,並對後期價格進行跟蹤調查。
據介紹,本次調查共涉及12家電商平臺、12大品類,調查大多選取了雙十一當天標示折扣力度相對大(5折以下)、網上標示銷量相對多的94款商品。調查以雙十一當天價格和折扣為基準,並追蹤了11月18日和12月5日兩個時間節點的商品價格,詳細了解電商雙十一價格等相關情況。
與雙十一價格相比,11月18日價格調查結果顯示,73款同款在售商品中,23款價格不變,仍維持在雙十一促銷時同一水準;45款價格上漲,價格漲幅最高達到10倍;5款在雙十一一週之後價格不升反降,售價低於雙十一價格。
與雙十一價格相比,12月5日價格調查結果顯示,73款同款在售商品中,相比于雙十一價格,共有18款價格維持不變,48款價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漲,7款價格下降。
從三次價格調查結果可以看出,94款商品中,共有32款仍能以不高於雙十一價格購買。調查中,共有20款商品宣稱“已售完”或“已下架”以致價格無法明確查詢。
中消協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部分商品涉嫌虛假折扣。調查發現,在一些電商平台中,無論是自營還是非自營商品,均存在以商品“專櫃價”或“廠家建議價”為基準價進行大幅打折行為。然而,這些專櫃價、建議價(原價)存在隨意標注的情況,涉嫌虛假折扣。如某款女裝吊牌價是528元,在網上卻標稱原價1,199元,折後售價89元,商品的折扣價甚至低於1折。
其次,部分商品“雙十一”難得實惠。調查發現,雙十一當天,幾乎所有電商平臺都是滿屏的價格打折優惠、抽獎活動。電商平臺打造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給消費者的感覺是商品多、折扣多、優惠多,似乎當天不買就吃虧。然而,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雙十一當天購買的商品中,在11月18日和12月5日兩個時間節點,有23款仍可以以雙十一價格購買,另有9款比雙十一價格還低,這32款商品雙十一價格並不實惠。
最後,部分電商平臺價格標注混亂。調查發現,雙十一期間,一些電商平臺以“清倉價”、“限時搶購”、“史無前例,僅此一天”、“血拼24小時”、“逆天低價”、“雙十一最省錢”等各種價格宣傳形式誤導消費者。不僅如此,雙十一及後續時間節點,部分電商平臺和商家價格標注較為隨意,部分商品既做不到明碼標價,更做不到明碼實價,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根據雙十一網購商品價格跟蹤情況,中消協建議:首先,加強價格監管,維護價格秩序。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對電商平臺價格行為加強監管,建立電商平臺價格追蹤監測機制,嚴厲查處電商平臺虛標原價、虛假折扣等價格違法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電商平臺市場價格秩序。
其次,強化誠信經營,倡導明碼實價。誠信是企業發展的基石。電商平臺和相關經營者應自覺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網路交易管理規定,做到誠實守信、依法經營。在經營活動中自覺遵守和維護市場價格秩序,不誇大宣傳,不虛標價格,做到明折明扣明碼實價。
第三,依法主動維權,養成良好消費習慣。購買商品前應充分考慮自身實際需求,在價格上貨比三家,避免衝動消費;選購商品時要充分了解商家資訊和商品資訊,必要時通過實體店詳細了解相關情況,多方核實和比對;購買商品後,務必索取和保留相關交易憑證,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要及時主動維權。
第四,鼓勵社會監督,營造安全放心網購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要加強社會監督,鼓勵廣大消費者參與對網路經營行為的監督作用,自覺抵制、及時揭露和投訴舉報相關違規違法行為,共同營造安全放心的網購環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