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物聯網金融未來不可限量

  • 發佈時間:2015-12-05 15:31:44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鐘喆

  人物簡介

  邵平先生,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行長。

  1957年5月出生,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高級經濟師。2012年10月至今,任平安銀行董事、行長。

  1995年參加中國民生銀行籌建,1996年至2012年,歷任民生銀行總行信貸部副主任、總行信貸業務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總經理,上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總行黨委委員、行長助理,總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總行風險管理委員會主席。此外,2006年至今,受聘擔任美國沃頓商學院董事會亞太地區執行董事。

  人物觀點

  徐志摩説,沒有地圖,我們一路走一路被辜負,一路點燃希望一路尋找答案。

  繼網際網路之後,新名詞“物聯網”在媒體、經濟領域的熱度逐漸顯現,尤其是在資本市場,對這個行業新詞彙的追捧尤甚。

  究竟物聯網是什麼?物聯網金融又是什麼?探索,前行,本週,平安銀行行長邵平做客“上海金融大講壇”,分享了關於物聯網金融的思考和研究。他認為,物聯網金融將重塑行業的信仰。

  物聯網從科幻走向現實

  技術革命發展的歷史週期每個人都不陌生,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和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的資訊化,也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通過三次飛躍,人類的生活發生了巨變,進入真正的網路化時代。

  目前,人類已進入第四次産業革命時代,也就是“工業4.0時代”。“現在是資訊時代的第三次浪潮,資訊革命在網際網路技術上的又一次新浪潮,就是物聯網。”邵平説。

  究竟什麼是物聯網?它是萬事萬物相互連接,“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等資訊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連接起來,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在邵平看來,物聯網是全面的感知,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創意層出不窮,物聯網也是近年高熱度的詞彙之一。不過,物聯網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上個世紀的越南戰爭時期,就有過物聯網“試水”的有趣案例。很多人記得越南戰爭著名的胡志明小道。邵平説,“這個小道是當時越南戰爭的生命線,但每次有所行動,小道都會受到美軍飛機的劇烈轟炸。為什麼?人們非常不解,後來發現原來美軍引入了感測器,白天把大量的感測器撒進小道,晚上一旦有人經過,就會接受信號,所以炸得非常精確。”

  從今天的眼光看,美軍的行動可謂物聯網時代的經典成功案例。不過,科技發展到現在,感測器技術已經不是僅用在軍事行動中的新鮮玩意兒,日常生活同樣隨處可見感測器的影子——全球定位系統、紅外線檢測儀,都是人們熟悉的存在。

  如此一來,物聯網在大眾認知中不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概念,而是身邊清晰和具體的存在。“現在,這些技術的進步使物聯網的全面感知和可靠傳輸變得完全可能,使得各種數據都能達到智慧應用。”邵平説。

  傳感技術到底先進到什麼程度?邵平介紹,目前有一種材料印刷,印刷的商標就可以自動發射射頻技術。高科技的“加盟”,讓物聯網有了網際網路無法達到的高度。“網際網路是平面的,是人和機器數據的傳輸。物聯網則是人、機、物,物和物之間的資訊交互,這個資訊交互是有協同、分工、協作的,它是有社會化的制度,這是物聯網和網際網路最大的差異。”

  落實到日常生活,物聯網先進在哪?邵平分享了幾個實際的設想。“比如交通,網際網路時代智慧交通是紅綠燈控制汽車。物聯網時代則是通過汽車流量來控制紅綠燈。安防系統也是如此,現在的數字安防,任何一個物體觸碰防護,它都會報警。但物聯網會感知,如果是醉漢或者是一條狗,它不會反應。甚至你是善意、惡意的,它也會區別出來。”

  在科幻大片中不難想像邵平描述的場景,但在現代社會,傳感技術的發展正把幻想變為現實。“權威機構計算,2007年,全世界的感測器只有一千萬個,到2013年總量突破35億。2020年,全世界將存在220至500億個感測器。麥肯錫計算到2030年,感測器超過一百萬億。2030年,世界的人口是一百億左右,用一百萬億個感測器,每人平均一萬個感測器,圍繞你收集數據。”邵平説,那時的世界,物聯網無處不在。

  實體經濟需要新的模式

  無處不在的物聯網技術究竟如何在人們生活中落地紮根?邵平早在2014年便提出了物聯網金融的概念。他認為新技術最有生命力的成長辦法就是參與實體經濟。“對實體經濟産生革命性的變革才有生命力,現代經濟的核心是金融,所以物聯網和金融的結合才能使物聯網技術迅速滲透到實體經濟當中去。”

  網際網路金融,人們並不陌生。在邵平看來,物聯網金融在國內也不是新鮮事物,傳統金融企業從90年代開始,已經開始網際網路化。“比如網銀,1995年以後銀行辦網上銀行賬戶、股票交易所、銀聯都是通過物聯網做的,物聯網金融在我們國家並不是很新的事物。”

  既然不存誰顛覆誰的問題,網際網路金融和物聯網金融差異在哪?邵平認為,最重要的差別是信用主體,物聯網金融將主觀信用變為客觀信用。“我們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做的金融服務,他的信用判斷來自於他從網際網路採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的採集,大部分是社交數據,交易數據佔得少,社交數據為多,而且採集的方法有主觀因素比較多,應該還是一個主觀性。物聯網則是實實在在,1就是1,信用是客觀的。”

  不難看出,諸多網際網路公司進入潰敗時期,主要原因來自於信用的崩潰,物聯網金融的優越性恰好來自於客觀可信的信用度。

  除了“製造”可靠的信用度,物聯網技術可以把商品交易行為賦予金融屬性。何為金融屬性?邵平借“女兒紅”解析道,“在長三角地區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酒——女兒紅,生女兒的時候埋在地下,嫁女兒的時候再取出來。同樣,英國王室也有一個傳統,王子出生以後,把這一天的酒定下來,等王子登基的時候,這個酒拿出來用。”隨著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酒不再是王室貴族的專享,“尋常百姓都可以。家裏添了小孩,可以去定制茅臺,可以定制古月龍山,為小孩結婚定的酒保管二三十年。現在,小孩三十結婚,本來是簡單的商品交易行為,變成定制以後,它就是‘財富管理’,你要給他管理三十年。這就是商品交易賦金融屬性,業態發生變化,它就是一種財富管理的業務。”

  有了物聯網金融,財富管理延續期限更長。“三歐元定的紅酒,三十年後,三千歐元。像茅臺,15年是勾兌的,將來三十年是原裝的三十年,這個酒的價值更高。可能三十年喝不完,還要持續增值。”因此,物聯網會把一個簡單的商品交易賦予金融屬性,把它變成一種新的金融業態,來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

  邵平還介紹,除了財富保管,投資領域也會産生一系列的變革,銀行證券、保險、租賃、投資,都會以物聯網技術的變革産生革命性變化。“網際網路金融整個量是比較小的,但是我們國家的信貸資産有多少?70多萬億,金融資産190萬億,比起現在網際網路金融總量是微乎其微的,他們只是服務一些碎片客戶,還算普惠金融。但是,對於大面積的實體經濟幫助並不大,現在看來,如何用物聯網技術把信用體系從主觀走向客觀,這是金融業態牽涉革命性的變革。”

  物聯網金融有先天優勢

  革命性的變革源於信用體系的夯實,對於物聯網經濟的實踐和探索,邵平頗為自信。他認為,物聯網金融具有先天優勢,完全可以重塑行業的信仰。

  “網際網路時代,捕捉的大數據通常來自社交網路、交易等,這個數據的價值並不高。一家網際網路銀行,用的是社交數據做的模型,所以貸款退款率非常大。風險這麼大,就是個問題。但物聯網是客觀信用高階形態,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完善,沒有仲介,資訊來源直接、中心化,風險主動、實時,也就更可信。”

  邵平説,“從全國來看,大宗商品交易風險事件後,非常不景氣。第一大宗商品處於低谷,第二風險太多,好多機構退出,整個大宗商品交易的公司剩下的不到20家,這是非常不利的。”

  為謀求生路,大宗商品生産企業開始自建垂直電商。不過,邵平認為這並非最好的解決辦法,“銀行應該承擔起這個角色,尋找一條出路,物聯網金融産品是更好的選擇。”

  今年6月,平安銀行發佈物聯網金融,這一技術在汽車行業、鋼鐵行業破冰,通過物聯網技術賦予動産與不動産的屬性,變革供應鏈的金融模式,帶來了動産融資業務的新發展。

  物聯網真的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嗎?對此,邵平的答案是肯定的。“比如,鋼材、煤炭、礦石等大宗商品,堆放起來沒有規則的形狀,而且這些東西在抵質押過程中被偷盜、挪用非常頻繁發生。物聯網可以通過各種感測器,把大宗堆放産品形成一個感知,電腦可以登記。登記以後,就實現隨時隨地的監管,少了東西就報警,像不動産一樣。這樣一來,動産就有了不動産的屬性,它的貸款就便利。抵押貸款,銀行風險可控,融資都解決了。”

  作為物聯網金融的先行軍,平安集團正逐步把中國整個大宗商品的生産企業和流通企業聯合起來進行合作。“好多物聯網公司建立一種技術合作關係,把所有物流、流通企業、物聯網技術全部覆蓋,使大宗商品從生産到流通全部進行物聯網的監管。”

  對於目前物聯網化的鋼鐵和汽車業務,邵平很看好平安銀行的起點。“我們現在大宗商品以鋼鐵企業開始,因為鋼鐵是中國優勢行業。中國現在每年消耗的鋼七個億左右,佔世界一半,有些産能過剩。不過,今後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鋼貿市場依然是不能忽視的。我們仍然看好這個行業,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從鋼鐵、有色金屬、能源、建材、礦産品逐步開始突破,由平安事業部經營,我們是垂直細分市場,然後進入大宗商品交易領域。”

  邵平説,鋼鐵行業未來會有70萬億動産總量,還會給中國銀行業帶來一個信貸的春天。“假如有30至35萬億融資,平安銀行吃不下,中國銀行業會有非常大的信貸資産的空間。”

  西方市場國家,商業銀行的貸款當中,大宗商品佔據大塊空間。因此,無論對於大宗商品的生産廠家還是商業銀行,物聯網金融都將是一個雙贏的産品。“物聯網金融解決大宗商品的融資問題,這給商業銀行一大塊信貸資産的安全、風險控制找到非常好的避風港。”

  無論是時間還是探索,物聯網金融在中國剛剛起步。做過諸多嘗試和實踐的邵平也表示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不可限量。“物聯網的空間非常大,物聯網金融動産融資這個産品,僅僅是物聯網金融的冰山一角,未來發揮的空間還非常巨大。它是國民經濟生産、流通、消費,銀行對公、零售各個業務板塊空間非常大的一個創新業務。”

物聯網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新天科技 11.84 10.04%
2 友訊達 39.01 10.01%
3 必創科技 62.79 10.00%
4 潤欣科技 15.21 9.98%
5 航太資訊 27.13 7.2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星宇股份 53.31 -3.28%
2 美的集團 52.84 -3.10%
3 安妮股份 10.33 -2.18%
4 東信和平 8.55 -2.06%
5 中集集團 16.46 -1.6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