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僑報:北京“副行政中心”須防大城市病

  • 發佈時間:2015-11-30 15:2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鐘海之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11月30日電 近日,北京市委又進一步明確要“集中力量建設市行政副中心”,並公佈“北京各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將在2017年整體或部分遷入通州”的消息。對此,美國《僑報》27日文章稱,北京看起來早已像個“體態臃腫、步履蹣跚”的老人,功能過多聚集、人口大量擁入,資源承載力嚴重超標,喧囂、污染、擁堵、房貴都成了這座城市的負面標簽。如今,中國政府下定決心,將借助“行政副中心”在未來五年解決它的“大城市病”。

  分析説,副中心的發展絕不能重蹈大規模的“造城運動”,要“減量提質”,打造一個宜居宜業的新通州:通達的交通,多條河流富水貫穿其中,處處可見林蔭大道,步行和自行車成為主要出行方式,優質的醫療、教育資源配置齊全,城內水綠交融,城外田園交織,期待這份誘人的規劃藍圖早日實現。

  今年8月,一份全球宜居城市排名顯示,北京位列第69位,蟬聯中國內地最宜居城市,這則新聞遭到網友紛紛吐槽。其實,宜居是個綜合性指標,涉及多個定量和定性因素。北京有著太明顯的長處,它的高度發達註定了它的排名。相信行政副中心的建設會讓北京脫胎換骨,變得更加宜居和迷人。

  該文説,從歷史與全球的視野來看,副中心建設是世界多國應對“大城市病”的普遍措施。不過,倫敦、巴黎、紐約、東京、首爾等大城市都曾有過深刻教訓。比如,巴黎在副中心建設中,高估了人口與經濟發展,使得規劃的8個新城起初沒能發展起來;倫敦都市圈的一些副中心軌道交通與慢行系統作用不突出,沒有從根本上削減擁堵問題;首爾的副中心世宗市在生活配套設施方面不足,種種問題導致一些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停滯、經濟地位的衰落。

  而中國國內一批大城市多數也曾實施過副中心建設,但其中一些已經成為了爛攤子,還有一些看上去很美,但沒有實現平衡發展。

  文章表示,希望北京的行政副中心能夠從國內外留下的這些經驗和教訓中走出一條新路,成為中國大城市治理的成功典範,為了北京,為了京津冀,也為了整個中國協調發展。(鐘海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