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面二孩或難帶來人口猛增:生育成本提高快

  • 發佈時間:2015-11-30 09:01: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二孩政策放開對勞動力市場會産生什麼影響

  全面二孩時代已經開啟。

  十八屆五中全會宣佈,我國將實行普遍二孩政策。這不僅僅將會對中國家庭結構帶來影響,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政策調整將影響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口紅利如何延續,成為最近幾年經濟學家討論的熱點。

  近日,北京師範大學[微網志]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發佈《2015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課題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賴德勝認為,“放開了生育政策,效果尚需觀察。”由於經濟減速和人口拐點的到來,我國勞動力市場上出現了“供需雙降”的情況。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需要儘快提高勞動力素質,以品質取代數量。

  勞動力市場“供需雙降”

  根據《報告》,今年勞動力市場出現了“供需雙降”。

  從勞動力供給來看,2015年,我國城鎮新增長勞動力有1500萬人左右,其中,高校畢業生749萬人,另外還有中專、技校和初中高中畢業生。而在總量需求方面,2015年中國的就業目標是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左右。這就意味著,勞動力市場中的供需差大約500萬人。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今年1至3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24萬人,同比減少20萬人。一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5%,同比和環比均小幅下降。

  按照慣例,春節之後的3個月是招工高峰,但根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上報的數據,一季度進行招聘的企業數以及企業招聘的工人數都出現了下降。

  中國人力資源市場資訊監測中心對全國主要城市的監測顯示,2015年一季度,用人單位通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招聘各類人員約525萬人,進入市場的求職者約469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需求人數減少了91.9萬人,下降了15.7%;求職人數減少了78.6萬人,下降了15.1%。

  根據上述《報告》,新增就業同比減少和勞動力市場的“供需雙降”為近年來一季度用工旺季少見的情況,顯示出經濟下行壓力正向就業端傳導。

  “當前勞動力市場總體是好的,企業用人端和就業端都沒有出現劇烈波動,但是,自2012年開始到2014年,勞動力人口是逐年減少的。”賴德勝説。

  我國勞動力人口自從2012年出現拐點後,總量持續下降。2014年,16周歲以上至60周歲以下(不含60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9.16億人,比上年末減少371萬人,這已是第三年連續下降。

  “人口紅利指的是一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大,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高增長的態勢。”賴德勝説,但是,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再加上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的抑製作用,我國人口增長率快速下降,勞動年齡人口增長在近些年出現了拐點。這表明,維持了多年的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第一次人口紅利”逐漸衰減。

  衡量人口紅利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社會總撫養比,即非勞動年齡人口和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非勞動年齡人口包含了少兒和老人。

  社會總撫養比的數值越大,意味著撫養壓力越大,勞動力結構越差,人口紅利越低。如果社會總撫養比是50%,意味著平均兩個勞動者養一個不能勞動的人。如果是100%,則意味著1個勞動者撫養一個不能勞動的人。目前,我國少兒撫養比是22.5%,老年撫養比13.7%,社會總撫養比36.2%。

  賴德勝告訴記者,在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前,我國少兒撫養比高,老年撫養比很低。

  據已有的統計數據記載,1982年,中國社會總撫養比是62%,少兒撫養比是54%,老年人口撫養比8%,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直到2013年以後,少兒撫養比下降,老人撫養比開始上升。

  也不是所有觀點都認為中國現在的人口紅利消失了。有數據顯示,一些發達國家社會總撫養比甚至比中國還高,比如,英國54%,德國52%,法國56%,美國50%,日本61%,南韓37%。這樣的對比顯示,我國還處在人口紅利時期。

  全面二孩政策能新增多少勞動力

  毫無疑問,人口問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正在逐漸顯現。

  一方面,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另一方面,老齡化加快帶來養老問題。

  賴德勝説,90後比80後少了幾千萬人,00後比80後少了1億人。再過10年,20歲年齡檔人口比40歲年齡檔人口少了1億人。“10年少1億人,很嚴重。”

  全面二孩政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臺的。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此前表示,據預測,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到2050年可增加3000多萬勞動力,到2050年,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比重,與不調整政策相比降低2個百分點,將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人口老齡化進程。

  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KAB(Know about Business)創業教育中國研究所副所長劉帆看來,全面二孩政策將對未來勞動力增加起到相當作用,勞動力供給增加,勞動力參與率提高,一定程度上將緩解養老壓力。

  但劉帆並不認為這一政策將帶來人口的迅速增長。

  “這一政策對勞動力市場是一種潛在的影響,如果生育慾望和能力不是同步增加,不會造成爆發性的人口增長,勞動力供給量也不一定會大幅增長。” 劉帆説,總體來説勞動供應量會是一種平緩的增長。

  在賴德勝看來,當前生育成本提高很快,年輕人也更加追求個人幸福。

  從經濟學角度看,生多少孩子好,需要看生孩子成本收益的比較,賴德勝説,生孩子是有收益的,第一個是來自養老,但更重要的是把孩子看做人生快樂的源泉。現在生育少了是因為成本增加了。“人們更願意要高品質的孩子,而不是追求數量”。

  據《包頭晚報》報道,《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出臺以來,包頭市在全市範圍內開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截至2015年4月底,政策實施1年零1個月。包頭市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家庭共2.8萬個,累計申請領取二孩生育指標900個,實際批准900個,符合政策的絕大多數家庭都沒有申請,二孩生育比例較低。包頭市統計局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僅一成多有配偶育齡婦女錶示有“二孩”生育意願。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醫保研究室副主任董朝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全面二孩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生育率仍值得擔憂。2013年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出生嬰兒數僅比2012年增加49萬人,約增加3%。

  要用人才紅利彌補人口紅利損失

  對於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政策效應,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是,這一政策將會擴大青年勞動力供給。

  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就業與人力資源市場研究室陳雲博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人口政策調整將增加青年人口數量,從而改善整體勞動力供給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勞動力供給結構會直接影響到就業、失業狀況。

  陳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勞動力市場中青年勞動力供給減少,將加劇勞動力供求的結構性矛盾,降低人力資源市場流動性,弱化社會創新能力。

  《報告》指出,雖然當前公開失業率不高,但隱性失業現象卻廣泛存在。

  “與傳統的隱性失業主要分佈在農村地區不同,當前的隱性失業主要集中在城鎮地區。”賴德勝説。

  目前,我國主要採取城鎮登記失業率的統計方法,農村流動勞動力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外。雖然一些調查研究表明,農民工的失業率比城鎮失業率要低,但農民工職業不穩定,工作不充足。

  此外,城鎮失業或無業青年,包括大學畢業生在內,不登記的現象很普遍。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的相關研究表明,2012年6月,中國城鎮失業率為8.05%,外來農村人口總體失業率為6%,均高於官方公佈的數據。

  賴德勝説,近兩年,由於經濟下行,為了維護勞動力市場穩定,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補貼性政策,對不解僱員工甚至多僱員工的不景氣企業進行補貼,導致部分企業冗員增多。

  而在失業人群中,結構性失業特徵明顯。在賴德勝看來,結構性失業就是大學生就業難與農民工招工難同時存在。

  《報告》指出,目前,製造業、建築業、房地産業吸納了50%以上的投資,但就業人員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未達到高中以上。這幾個獲得大量投資的産業吸納大學生就業的能力十分有限。説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依然停留在依靠大量投資拉動的階段,並且由於勞動力長期處於“無限供給”狀態,使得經濟發展産生了“勞動力依賴症”。

  “勞動力依賴症”對勞動力市場産生的影響是,在投資驅動下,以農民工為代表的低端勞動力有了巨大需求。在農村可轉移勞動力逐漸減少,勞動力出現“劉易斯拐點”的情況下,導致了民工荒現象。

  “人口紅利消失的問題可以通過人才紅利彌補。”賴德勝説,因為過去人口紅利主要體現在人口數量上,而從人口品質上看,大學生創造的生産力顯然更高。未來通過人口素質的提升將能彌補人口紅利消失帶來的衝擊。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中國經濟要提高競爭力、保持勞動力優勢,必須要提高勞動力的素質,不斷升級勞動者的技術水準,這不僅是今後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抓手,也是中國經濟保持增長潛力的關鍵所在。(實習生 曾晨雨 本報記者 郝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